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地方各层级政府间的关系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长期以来省县级政府的行政关系在上下级行政权力的控制下,矛盾和冲突较深,已经成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阻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地方呈省—县—乡三级行政建制,但是,目前所呈现的地方行政层级是省—市—县—乡四级市管县体制和省—县(市)—乡三级省管县体制并存的局面。市管县体制是我国现行地方体制的主要形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带动所辖县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省市县政府间矛盾重重,地方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改革迫在眉睫。市管县体制所面临的诸多治理困境和现实弊端,是省管县体制的改革条件和逻辑起点。因此,从权力配置、职能定位、利益选择、强化监督、职能转变等角度研究省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困境以及对我国省县关系的调整和优化,对于当前我国省县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注重系统性分析,第一部分是省县关系的理论概述,分析了省管县概念、省县政府角色、省县关系的主要内容构成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省县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历史沿革就古代、民国、建国后分阶段作了回顾,现状部分分别就市管县体制和省管县体制下省县关系状况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对省管县改革中出现的困境,以及在省县关系方面具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从重新定位省县政府职权,科学设置行政机构;转变省县政府职能,建立区域发展合作机制;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干部人员队伍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配套措施及时跟进,促进省县关系彻底转型等方面全方位地提出了理顺我国省县关系的基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