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机构、养老照护人员无法满足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照护需求,意味着我国正面临着养老服务资源严重不足的挑战。居家养老仍然是大部分老年人养老的首选,在此背景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作为居家养老的补充,其作用日益凸显。“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尚未很好地推进,可能存在结构要素组成不明确、实施模式不清晰、志愿者缺乏等问题,特别是低龄老年人作为核心志愿群体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对低龄老年人的意愿进行探讨,以期找出影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提高低龄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本研究在文献复习和要素梳理的基础上,以促进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为目标,从低龄老年人的意愿入手,提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的对策建议。研究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文献回顾。掌握国内外“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的研究进展。第二阶段:关键要素的梳理。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文献回顾,采用5W2H方法,梳理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的关键要素,包括:参与地点、参与人群、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组织管理、资金支持。第三阶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以关键要素为框架,并咨询专家对问卷条目的意见,逐条进行修改,最终确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意愿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第四阶段:预调查,确定正式问卷和访谈提纲。对30位低龄老年人进行预调查和访谈,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修改,形成正式的问卷和访谈提纲。第五阶段:正式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采用方便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五个主城区60-69岁397位低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同时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结果显示低龄老年人的参与意愿较高,利益相关者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提出了意见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并联系实际,提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方式的对策与若干方案建议,以更好地满足低龄老年人的互助养老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