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喇嘛甸油田经过多年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目前储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情况复杂,油田综合含水率高。开发的主要方向是在单砂体或流动单元内部挖潜剩余油。总结开发实践经验,特高含水期精细地质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厚油层,内部结构特征对厚油层内剩余油分布影响很大。喇嘛甸油田储层沉积环境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砂体发育较好,多为厚油层。首先,本文结合沉积相标志分析,确定萨Ⅲ油层组沉积微相的类型分为河流相与三角洲相两大类,分析了每个微相对应的测井曲线特征,进行了砂体发育情况与空间展布规模研究;利用层次分析基本原理,对厚油层内部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层次界面进行识别,结合沉积环境与前人结果,对层内结构界面的测井识别标准进行分析,以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这两个指标来表征萨Ⅲ组6个小层隔夹层的分布情况;其次,应用地质统计学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砂体模型、夹层。描述层内界面的分布特征,利用精细数模技术,对研究区内典型井组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隔夹层对油水渗流作用的影响,从而确定厚油层内部结构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确定剩余油类型及分布情况,对厚油层结构特征的三维精细表征和剩余油的量化描述。最后通过工区两个井组实验,进行定位压裂选井选层研究,对厚油层结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确定了选井选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