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二条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贯彻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协调区域发展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造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安排和设计的非公正,也就是说,国家非公正的制度安排人为地拉大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标,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制度的不断变迁也是为了追求正义和公正。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剖析改革开放前后国家非公正的制度安排给区域发展造成的差距,并试图寻求缩小区域差距的公正性制度设计。本文运用经济学、伦理学、制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利用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笔者的学习和实践,对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论述。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从中引出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界定了制度非公正的内涵。第二部分,先描述了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制度设计的非公正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具体从资源分配制度、财政分权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其非公正的设计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结合第二章所涉及到具体制度,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提出了缩小区域差距的制度设计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在选题角度和立论方面。虽然国内对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和现状的阐述比较多,研究也日趋成熟。但在探索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