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49年部队凯歌进疆到1954年兵团成立至今,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军垦战士、兵团职工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取得了辉煌成就。本选题以1965年上映的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和2014年拍摄的六集电视纪录片《新军垦战歌》为切入点及时间节点,通过对两部纪录片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文化特征的梳理分析,基于屯垦戍边视角对军垦文化变迁进行总体研究。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对国内外与文化变迁相关的理论和实例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本研究的创新点、选题研究的视角、方法、意义等内容。第一章兵团屯垦戍边与《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对军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军垦战歌》与《新军垦战歌》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文化特征作了概述,阐述了兵团屯垦戍边与边疆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证明了“屯垦兴、西域宁;屯垦废、西域乱”的历史经验在新中国的继承发展,说明了军垦文化在兵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第二章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以《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为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1949年部队凯歌进疆从战斗到生产“亦军亦农、亦军亦工、亦军亦牧”近70年来劳武结合的实践中军垦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阐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军垦文化以物质生产生活快速发展、组织管理体系优化完善、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为主线的文化变迁历史进程。第三章军垦文化变迁的理论分析。结合两部纪录片以及军垦文化变迁的实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军垦文化变迁的内外因素、总体面貌、动力来源以及途径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部原因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外部原因为以各项政策为代表的国家意志的引导;总体面貌为从生产生活及组织形式以“军”为基调转变为新时代军垦文化以“亦军亦民”为特征;动力来源为兵团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途径模式为内部不同文化相互传播、借用带来的文化创新。第四章军垦文化变迁的当代价值。阐述了军垦文化变迁对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的意义,包括在夯实物质基础、建构时代风采、弘扬兵团精神方面的价值,以及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的使命与目标:进一步发挥兵团“三大功能”、促进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