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中国农村宗教更为甚之。皖西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皖赣鄂交界,楚尾吴头,南北交汇,自古以来宗教文化资源丰富,近代以来此地更走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人物,可谓江淮有才,于兹最盛。高僧大德,道长神仙,数风云人物自有浩繁卷轶书写称颂,而本文所要描绘的是该地区某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宗教现象,讲述的是这个普通村子里一些普通人的宗教信仰故事,分析他们信仰的动机和原因,以及影响他们信仰的基本要素,并结合这个地方的人口构成、习惯习俗等社会文化传统以及现代化的影响,进而力图以小见大地揭示这个地区的宗教状况基本面貌。本论文第一章介绍的是关于中国社会的宗教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包括各种宗教社会学研究情况,以及本文写作情况,包括选题缘由、思路方法等。第二章是对整个皖西南地区以及望江县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历史、经济、文化等相关方面的概述,重点关注本地区的一些基本特质,比如该地区人口构成上具有同质性,方言上同为赣方言区,文化上受儒家传统熏陶浓厚,宗教上久享佛法弘化等等。第三章则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介绍,包括该村的历史渊源、社会群体构成、职业、日常生活等方面。第四章则是重点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该村村民的宗教信仰情况,包括官方承认的体制性宗教,以及一些民间民俗信仰,等等。第五章则是对村民为何信仰宗教以及宗教性行为的分析,从诸多方面介绍影响村民宗教信仰的各种因素。最后则是本论文的结论以及展望部分。本文的基本结论认为,儒家传统观念以及现代化理性观念是皖西南农村宗教生态的基础文化环境,宗教在当地的发展受到了这些当地社会的基本观念的制约。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宗教适应了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各自为当地的村民提供了不同特色的精神满足,包括丰富的彼岸想象、集体认同等等。村民对宗教的选择也并不在于其不可知论的灵验,而在于宗教可以提供给他们安稳踏实的心理慰籍。皖西南农村的宗教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变迁,珍视传统,尊重人民的选择,并让宗教积极地发挥其作用,才是最需要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