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OH)D水平对哮喘小鼠YKL-40、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日照对25(OH)D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维生素D干预后血清25(OH)D水平变化对哮喘小鼠YKL-40、气道炎症等的影响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哮喘小鼠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血Ig E、YKL-40浓度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YKL-40浓度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维生素D补充在哮喘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发挥作用适宜的25(OH)D水平,了解YKL-40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雌性BALB/c小鼠60只,4~5周龄,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对照组B组、哮喘+VD1000IU/kg C组、哮喘+VD2000IU/kg组D组、哮喘+VD3000IU/kg组E组、哮喘+VD4000IU/kg组F组。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于致敏前一周开始以灌胃的方式给小鼠补充维生素D,A组和B组以生理盐水(NS)作为对照,其余四组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直至实验结束。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25(OH)D、血清Ig E、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YKL-40浓度,Wright-GMS染色法计数BALF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HE染色肺组织切片。结果:1)血清25(OH)D水平:A组(65.69±2.47)nmol/L、B组(46.11±3.87)nmol/L、C组(85.27±3.26)nmol/L、D组(103.02±4.55)nmol/L、E组(122.45±6.31)nmol/L、F组(137.46±2.89)nmol/L,随着补充量的升高,浓度逐渐升高,B组低于A组,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BALF及血清YKL-40浓度:除A组外,灌洗液、血清YKL-40浓度均以D组最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F组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E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灌洗液和血清YKL-40浓度进行组内比较,C组和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血清YKL-40浓度均低于灌洗液。3)Ig E浓度:在各哮喘组中,D组[(5.02±0.19)ng/m L]浓度最低,与其余各组包括正常对照组[(4.05±0.17)ng/m L]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5.70±0.27)ng/m L]和E组[(5.79±0.24)ng/m L]、B组[(6.35±0.33)ng/m L]和F组[(6.43±0.40)ng/m L]经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4)细胞计数和EOS(%):D组细胞计数及EOS%明显低于其余各哮喘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细胞计数及EOS%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E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肺组织病理:A组小鼠管腔正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B组及F组的支气管黏膜皱襞明显增多,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和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分泌物,其中F组炎症细胞更明显。C组和E组的支气管出现轻度的痉挛收缩,上皮细胞及平滑肌轻度增生,基底膜稍增厚,支气管周围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管腔内分泌物较少。D组支气管收缩不明显,上皮细胞和平滑肌增生亦不明显,管壁未见明显增厚,周围炎症细胞少,与A组比较略显增多。6)灌洗液YKL-40与EOS%水平正相关(r=0.910,P<0.01),灌洗液YKL-40与血清Ig E呈正相关(r=0.834,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哮喘组小鼠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维生素D补充的增加,血清25(OH)D水平可增高。2)YKL-40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促进作用,YKL-40的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哮喘的严重程度,且和Ig E、EOS%水平正相关。3)维生素D的补充对哮喘小鼠可产生双重作用,适量的维生素D补充(2000IU/kg)可改善小鼠肺部炎症,减少YKL-40、Ig E等的分泌,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过量则会加重炎症反应。4)在哮喘小鼠中,对免疫系统发挥作用适宜的血清25(OH)D水平可能在100nmol/L左右,若超过120-130nmol/L,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气道炎症。5)维生素D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YKL-40分泌,YKL-40也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作用。二、不同日照时间对小鼠25(OH)D水平的影响目的:了解小鼠基础血清25(OH)D水平,观察不同日照时间对25(OH)D的影响,探讨维生素D不足的可能原因。方法:选用健康雌性BALB/c小鼠24只,4~5周龄,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日光照射<0.5h)、C组(0.5h<日光照射<1h)、D组(日光照射>1h),各组生长环境及饮食均无差异,将小鼠直接充分暴露于秋季太阳光照下相应时间,持续6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25(OH)D浓度。结果:各组小鼠的血清25(OH)D浓度为A组(65.37±2.80)nmol/L、B组(65.40±2.84)nmol/L、C组(67.59±1.93)nmol/L、D组(79.02±1.74)nmol/L,D组与其它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两两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目前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且与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2)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及日照量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当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
目的: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他克莫司在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的血药
目的 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治疗过程中精细化护理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行精细化护理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由于职业特殊性,护理人员经常会使用注射器等尖锐医疗器械.而针刺伤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可能造成患者意外伤害的因素之一.本文就谋院60位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进行探讨,并针对性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采取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间本科室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以分别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常规组患者
目的 探讨在初产妇分娩中实施无保护助产护理对其自然分娩的促进效果.方法 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初产妇中选取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对参照组予以
目的 分析使用心理护理对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资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