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治疗牙周病时可通过手术去除致病因素,再利用基因治疗技术表达细胞因子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研究发现同时转移并表达多个外源性基因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单个基因更高。本项目从骨吸收-重建及组织再生机制入手探讨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扩增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和促进组织增生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基因,构建出含有OPG和bF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利用双表达重组腺病毒技术,增加病变牙周组织中OPG的分泌,从而抑制RANKL功能,阻断破骨细胞增殖、分化与成熟;同时应用促进细胞增殖的bFGF,来治疗重症牙周病牙周组织缺损。目的以含有OPG和bFGF的共表达重组腺病毒感染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观察OPG与bFGF分别在这两种细胞中表达的情况;并以重组腺病毒结合胶原膜置入犬牙槽骨缺损处,观察其对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培养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感染重组腺病毒,运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两种细胞中OPG及bFGF的表达,并以正常培养的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组;制造犬下颌前磨牙根分叉处牙槽骨缺损模型,左侧作为实验组,右侧作为空白对照组和材料对照组。实验组(n=6):将滴加重组腺病毒的胶原膜置于骨缺损区,缝合龈瓣;材料对照组(n=4):将未滴加重组腺病毒的胶原膜置于骨缺损区,缝合龈瓣;空白对照组(n=2):直接缝合龈瓣。光镜观察骨缺损处牙槽骨新生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和bFGF在犬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感染了重组腺病毒的牙龈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OPG及bFGF的表达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处有多量新生牙槽骨生长,其OPG和bFGF较材料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有较强的表达。结论OPG和bFGF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可提高牙龈及牙周膜成纤维细胞OPG和bFGF的表达,对牙槽骨缺损修复起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