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移动式风洞测试评估植被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风蚀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迫在眉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与植被建设上已取得了新近展,但仍缺乏有关植被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目前,植被对土壤风蚀的研究大都是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风洞模拟实验来完成的,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土壤风蚀进行原位测试可模拟各种自然风,有效地克服野外观测与室内风洞模拟研究的某些不足。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内蒙古农业大学研制的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对内蒙古武川县试验区与召河草原的不同植被盖度地表进行原位测试。完成了不同植被盖度地表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参数与风蚀量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中心风速下,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摩阻速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大呈三次函数增加;不同风速下土壤风蚀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降低,同一植被盖度下风蚀量随风速的增大呈指数规律变化,植被的防风蚀效应在30%以上较显著;确定了测试区在不同风速下的有效防风蚀植被盖度,即当风速为10m·s-1以上时,其有效植被盖度须达到40%以上,当风速达到14~18m·s-1时,其有效植被盖度须达到60~80%的水平;通过旋风分离式集沙仪的标定试验,测定标定系数为5.08‰,且集沙仪的标定系数不随试验土样、风洞中心风速和采集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为当地土壤防风蚀与农牧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韩国灾难电影在借鉴好莱坞灾难片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地将韩国本土元素和家国伦理融入类型探索之中,日渐发展为内涵丰富、形式成熟的本土电影类型.在对灾难的叙事想象中,韩国灾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氧缺血模型组(HIBD组)及给药组(G-CSF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Rice法建立HIBD模型,G-CSF组造模后1 h腹腔注射50 μg/kg G-CSF,Sham组及HIBD组注射相应剂量9 g/
现代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在高速、宽幅作业行进过程中,要求驾驶员在操纵作业机械精确沿作物行间隙或预定路线行走的同时,目测田间土壤状况、作物所受病虫草害和作物生长状况,实施耕
水文过程就目前知识水平来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随机演变的。实际上,现实世界不必确切描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应用数学模型的抽象概念。由于人类关于天气系统(例如降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