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分析和研究的是城镇居民住宅小区车位所有权归属问题,全文共分为三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论。前言部分是关于撰写本文的原因、思路和方法,即在当前住宅小区车位上存在多个权利主体,不同权利之间的权利边界模糊、不清晰,所有权的归属不太明确,实践中引发了大量矛盾纠纷。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权利冲突的特殊视角,通过分析小区车位的含义、分类、性质、特点,探究住宅小区车位的所有权归属规则,并对完善相关立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通过四个真实案例,涉及开发商、业主、国家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反映出住宅小区车位上存在的多个权利冲突,提出本文的研究任务是探讨住宅小区车位所有权归属问题。第二章是小区车位概述,首先通过介绍小区车位的不同名称、含义和分类,明确本文所研究的范围是城镇居民住宅小区的车位、车库。同时,对“小区”一词进行探讨,并作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的通用简称。而且还对学界关于停车位的各种名称表述进行发掘和分析,得出本质上都属于“停车空间”这一范畴的结论,从而将“小区车位”界定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车位、车库”之意。然后分析小区车位的法律性质,对学界关于车位是否为独立物(重要成分)、添附物、从物、地上附着物等观点进行介绍和评析。作为配套设施的小区车位,从法律性质上进行分析,其整体上属于小区全部主建筑物的从物,从而得出小区车位属于特殊从物的结论。最后从车位权属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我国立法的模糊性两方面,分析小区车位权利冲突产生的原因。第三章是小区车位所有权归属界定。首先对小区车位所有权的含义、主体、客体和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为讨论权利归属奠定基础。然后,通过介绍分析面积公摊、建造成本、容积率、当事人约定等几种权利归属的判断依据,面积公摊、建造成本虽不能单独作为小区车位权属的判断标准,但也并非对确定所有权归属毫无关系。通过综合这些判断标准,我们可以得出首先推定业主共有,但应综合面积公摊、建造成本等实际,允许开发商有条件地取得部分车位所有权的观点。最后,根据公平和合理导向等原则,从权利冲突平衡的角度,分析小区车位所有权归属认定和权利行使过程中,如何对各方利益进行平衡。第四章是小区车位的立法完善。首先对美、日、德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车位立法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在我国立法中予以借鉴和吸收,最后提出了如何解决我国住宅小区车位矛盾问题的立法建议。结论部分将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归纳,明确了小区车位所有权归属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