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标言志—陈汉民标志设计思想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obb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汉民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为中国设计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从建国到今天,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标志设计作品,同时在教学方面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设计人才。本课题主要是对陈汉民标志设计思想进行的研究。全文共分六章,其中第二章是对陈先生思想体系的概括,总结出以设计观,设计原则和设计品格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思想体系,并以“标”和“志”的引申含义来比喻陈先生设计思想中的内容,分析设计思想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的重点放在分析陈先生的设计观,即“回头看、超前迈、快一步”与“中国风、民族情、国际观”。第四章设计原则,即“好懂、好看、好记、好用”,因为此章是最为理论化的部分,逻辑性、规律性也具全篇之首,因此在本章中将以符号信息理论,美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认知结构同化论和现在商业标志应用实践的角度详细的剖析此八字原则,并以价值转换规律来分析八字原则的科学性。第五章重点分析陈先生的设计品格,以感性的分析为主,此篇也是陈先生的思想体系具备其特殊性的关键内容。第六章访谈录,记录笔者在采访陈先生以及其他与陈先生了解较深的同事、学生时的访谈记录。本课题的创新点一:在学术范围内首次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陈汉民先生标志设计,并依据他的设计理念,原则,主张,品格,完整客观的归结出“标”与“志”为象征语言的设计思想体系。创新点二:从设计观、设计原则、设计品格为参照,为标志设计提供重要的成败依据。其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在于系统的剖析了标志设计探索的方方面面,为后人做为参考。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以理论推理与具体标志作品分析相结合,可以概括为理性分析,作品求证;感性认知,理论求根。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电子档案管理中的信息易变性问题,探讨了现有的解决办法,并提出引入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档案管理模型,将电子档案数字摘要存入区块链,实现电子
以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为背景,探讨了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的设计目标、原则与思路,以及基本标准的特点与适用性等若干理论问题,以期为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融资渠道的增多,市场竞争的激烈,资本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企业筹资的角度论述了资金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漆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相当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古代传统漆工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其在现代发展中呈现颓势。与传统漆工艺面临工业社会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城市生活中高层的居民住宅小区已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里,本文着重分析高层居民住宅小区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研究出高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学者,约翰·罗默以其擅长运用严密精巧的数理模型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概念蜚声世界。面对西方政治哲学自由派反社会主义的挑战,罗默重点研究政治哲学及
新自由主义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思潮。目前国内学术界多把它作为经济思潮进行分析,这与部分受到新自由主义侵害的国家在评判上存在较大差距。全面把握新自由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亨廷顿所说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开始踏上了民主化的历程,它们直接移植了西式民主模式。这些发展中国家希望达到与西方国家
超宽带步进频率连续波探地雷达为地表浅埋小目标的探测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的手段,其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步进频率信号的产生技术,结合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