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虚拟仪器技术的RFID综合测试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elif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可通过电磁波识别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并把获得的有用信息写入后台设备。目前关于RFID技术及应用已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在标准化方面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体系,但在RFID测试领域的研究明显不足,更多的是针对单一测试项目的研究,而对RFID整个系统应用进行测试的研究却并不多。  本文以RFID测试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在经济型TEM CELL中,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一套超高频RFID静态测试方案,包括编码方式、占空比、链接时序等协议一致性测试和标签敏感性等性能测试。其能满足ISO/IEC和EPC global等相关标准一致性以及标签性能的测试需求。参考了ISO/IEC18047和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的测试方法,保证了测试的项目的全面性、测试的准确性。  在静态测试的基础上,设计了超高频RFID动态测试方案,依据动态测试方案设计构建了辅助动态测试环境。该辅助动态测试环境通过驱动电路驱动步进电机带动传送带运动改变标签的移动速度、方向及其与读写器的距离,在不同距离与不同速度下测试标签读取情况,观察传送速度、标签与读写器的距离对标签识读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在特定应用环境下实现物品可变速运动而不影响其读取率的方法。该研究能为RFID系统在物流及仓储方面的有效应用提供借鉴,也推动RFID系统能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满足浙江省物品编码中心浙江省射频及物流信息系统质量检验中心认证级的RFID测试。
其他文献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复习工作就是结网。如何把网结好结牢,收获丰硕之鱼呢?在初三复习中要讲究细节,这样网才会牢固,才禁得起实战的考验。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纲”,主要指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和《南京市历史考试说明》。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
将无机纳米颗粒加入到聚合物中,通过一定的工艺,可以制作成具有优异性能的电介质复合薄膜,其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广泛用于电气工程和微电子技术领域。无机物二氧化钛具有很宽的禁带宽度,在光、电热方面,具有很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同时其介电常数和导热能力也较强,而作为纳米尺度的无机颗粒,其物理化学性能也非常优异,因此,以聚酰亚胺为基体的纳米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性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聚酰亚胺基体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浓厚,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但同时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受到各种实际条件的制约,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经历深刻的变革过程。对于直接从事第一线的高中教师来说将面临很多的困惑,需要大家彼此不断地交流、探讨。现在我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
目的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本实验采用在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鹅膏蕈氨酸化学损毁大鼠的Meynert基底核建立复合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调心方、滋肾方对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胆碱脂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调心方和滋肾方防治老年性痴呆的机制,为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 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给Wi
新一轮课程改革,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以下就思品课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不均衡  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更积极,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两个好生就能把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甚至形成“一言堂”;其他学生则插不上嘴,想法得不到表达,成了听众、观众,得不到独立思
音乐分类实质上是音频分类的一个分支,现已逐渐成为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研究发展方向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音乐特征提取的方法和特征向量的组成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