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多圆弧齿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圆弧齿廓,这种新齿廓工作齿面由六段圆弧构成。在啮合传动过程中,一个轴向齿距内最多可以存在六个接触点分别分布在六段工作圆弧上,分散了轮齿所受的载荷提高了承载能力。本次研究对六圆弧齿轮齿廓齿轮的基础特性进行了分析以及将六圆弧齿廓运用到弧齿锥齿轮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多圆弧齿轮齿型以及随着齿廓圆弧数的增加对齿轮接触力学性能提高的分析,提出六啮合线圆弧齿廓,给出齿型详细几何参数表。运用模拟展成加工的方法创建了三维模型。(2)运用ABAQUS对六圆弧齿轮的静力学接触应力求解,并与相同参数的多圆弧齿轮的进行对比,得到了六圆弧齿轮啮合点处的接触应力相对来说有所减小,从而承载能力增加的结论。(3)通过对六圆弧圆柱齿轮的啮合过程的分析,运用线图法划分出了多个区间;根据不同区间分类讨论,给出了啮合点数量及啮合齿数目与齿宽之间的函数,求解了啮合过程中多点啮合系数以及多对齿啮合系数,列出了计算表格,为以后六圆弧齿轮的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参照。(4)介绍了将新型齿廓运用到弧齿锥齿轮上的理论可行性以及点接触的传动原理,通过对加工刀具几何参数分析阐述了六啮合线弧齿锥齿轮传动过程中各个接触点的啮合顺序,计算了传递扭矩时的重合度,给出了一种求解啮合系数的方法。(5)通过对两种不同的铣齿机机械结构的分析,阐述了弧齿锥齿轮的假想平面轮的原理。建立加工所用机床坐标系,根据各个坐标系之间的位置关系由盘铣刀截面齿型坐标变换得到锥齿轮齿面方程。在VERICUT软件中模拟组装了五轴铣齿机,确定了毛坯参数以及床身调整参数;选用数控加工系统,编写NC代码,完成了仿真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