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而与外语习得和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则是在50年代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外语学习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当今教育流行着“为迁移而教”的口号,而语言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比如在阅读理解方面、翻译方面、写作方面,同时对高中英语的听力教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遵循学习的迁移规律,教师如何在听力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发挥作用,促进正迁移的发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呢?从听力理解的过程来看,听力理解是听者在具备了听的各种综合性基础知识,即有关词汇、语音、语调、语法、语用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等的前提条件下,对输入到大脑中的各种语言现象通过一系列的识别、感知、推理、判断、预测及记忆的心理活动进行加工而成的一种语言能力。因此,结合听力理解是听者在具备了听的各种综合性基础知识前提下所习得的一种语言能力这一特点,可以考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着手,利用学习迁移规律增加听力学习的效率。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的过程,迁移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只是帮助学生培养了学习的一个策略,减轻了听者的部分负担,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还需要我们对学习的主体和客体有更多的了解,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听力学习的策略。此论文论述了语言迁移对高中英语听力的影响。第一章阐述了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语言迁移的本质,主要类别,学习者对迁移的态度,其他影响听力的因素以及正迁移对听力的影响。第三章,展示了调查表和访谈,及其结果分析。第四章,由此引出建议。建议包括客观的对比母语和目的语,正确的使用母语,加强学习者对听力的兴趣及动机和选择正确的听力材料,总结出老师要摸索出崭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语言正迁移的作用到听力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