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占时期以来青岛城市规划思想演变研究(1897-1949)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距今仅有100多年的历史,这100多年是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从1897年11月14日德国占领胶州湾以来,青岛城市在外力作用下,经过了德国统治下近代城市空间模式和城市风格初步形成的17年;进而发展到日本殖民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政权更迭的城市建设发展期;在经历日本殖民者第二次占领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临时接管期的缓慢发展后,青岛迎来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青岛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演变成为我国重要的沿海海港城市,在我国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建设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青岛城市建设与规划,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下,城市规划从理论到实践、东西方碰撞与融合的矛盾斗争过程。青岛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中受外力作用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青岛不同行政主体统治时期所颁布的城市管理制度章程、制定的城市建设法规、出台的一系列城市规划方案均对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在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完整性、延续性与独立性使得其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典型的案例。本文以青岛的近代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城市规划制度、法规、规划案等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因素为切入点,通过研究近代青岛城市规划建设中思想的演变及其对今天的青岛城市建设的影响,梳理了这一时期城市建设中不断反复与交替的规划思想、理论,并对其进行客观真实的研究与评述,总结其发展演变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近代青岛历史发展的分期研究,对近代青岛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影响城市规划建设、推动城市发展变革的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法规、制度以及城市规划思想进行客观的研究与评述。
其他文献
在中国,山多地少成为一种共识,人们在耕地稀缺的环境下争取着每一寸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渐渐的,开发山地成为一种趋势,虽然它与平地相比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其原生态的环境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探索和思考购物者心理与行为在商业建筑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创造高品质的购物空间环境,现在已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建筑师应该考
<正>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构成是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产业化,这一构造表明基础共性技术是
文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从被动、主动两种形式分别阐述了当前档案馆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种类和特点,重点讨论了自然通风和采光、渗水砖、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雨水回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将是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和面临的重要机遇。本文通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城市建设开发的过程中难免对原有景观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尽快恢复或重建具有视觉、生态和文化三重效益的城市景观,探索建立城市景观再生框架和
前言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在中国,接近40%的死亡是由CVD导致的。研究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对心脑血管病
<正>幕友、书吏随清代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高度集权而畸形膨胀,又随封建制度的消亡而走向终结。可以说,幕友、书吏是封建制度畸形的产物和附庸,但其在历史上也为封
文章详细分析了汽轮机轴承损坏的原因以及在检修中如何正确控制各种数据,减少滑动轴承在运转中的损坏,为汽轮机的安稳长优运转提供了可靠的检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