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杂种胚器官化学诱变与离体再生四倍体育种新材料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蚕桑业中选育三倍体桑品种,已成为国内外桑育种重要方向。选育三倍体桑品种,四倍体桑是重要育种材料基础,自然界中野生四倍体桑稀少,且经济性状较差,还不能用作亲本。目前所需四倍体桑育种亲本,是以二倍体桑品种为材料,在大田经诱变使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周期长,获得的四倍体桑育种亲本局限在已有的地方桑品种中,基因多样化受限。本研究率先将桑生物杂交、组培和化学诱变相结合,创造新的四倍体桑育种亲本。实验以优良二倍体桑杂交种胚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分区段进行组培,研究胚轴、子叶不同区段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的潜力及不定芽的分化能力,增殖生根能力,从而建立愈伤组织到再生植株的快繁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前述桑种胚器官为材料进行化学诱变与组培结合,着重研究了多倍体诱导材料的选择、秋水仙碱处理的方法以及秋水仙碱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的组合,在试管内获取人工四倍体桑育种新亲本材料的技术体系,快速高效创造三倍体新桑品种选育所需的新型四倍体育种亲本材料。结果表明: (1) 桑种子较小、种皮较薄,适用于作用较缓和的H2O2,NaClO消毒剂。 (2)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BA+IAA的配比条件下愈伤组织获得并分化效果最好,只添加2,4-D的情况下,只获得白色疏松的愈伤组织,很难获得不定芽。 (3) 子叶及下胚轴不同区段的诱导率和分化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以子叶基部及下胚轴的上段培养效果最好,诱导率可以达到70%,并且容易直接分化出不定芽。 (4) 增殖培养中表现最好的配方是MS+6-BA 3.0mg/L+IAA0.1mg/L+蔗糖30g/L+琼脂粉7g/L。 (5) 生根效果表现最好的配方是1/2MS+IBA0.5mg/L+蔗糖30g/L+琼脂粉7g/L,生根率达100%。 (6) 以丛生芽作为多倍体诱导材料,其诱变率高于种子。以浓度为0.15%、0.2%、0.25%处理,以浓度0.2%处理诱导效果最好,以浸渍法、滴液法两种方式比较,浸渍法比滴液法好。通过0.2%的秋水仙碱浸渍二倍体(2n=2x=28)丛生芽2天、0.25%的秋水仙碱点滴二倍体(2n=2x=28)丛生芽5天各获得1株纯合桑树四倍体(2n=4x=56),诱导率分别达14%,20%,通过秋水仙碱处理种子诱导率达24%,但获得的植株都是嵌合体。
其他文献
羊在哪?人在哪?阳光在哪?草扑面而来.rn羊的叫声,鞭子的声响,搅和在一起,成为和弦.或者混搭,在夕阳西下时,完成了某种意义的拯救.rn净土在那.幸福也在那.誓言,清晰明了,无须
期刊
第一次见面。她面无表情地从门口进来,寻找自己的位置,既不问老师,也不问同学,找到了位置安顿下来了,低着头默不作声,嘴角却一直倔强地扬着。  几日后,看档案,班主任问我要哪个学生当语文科代表,她说了几个名字,我都不感冒,最后,我在名单条上看到了一个熟悉得有些陌生的名字说:“我就要这个了。”  沉默,寡言,当她作为我的科代表第一次站在我面前的时候,她那种把头低着就要低到地底下去的神情:黯淡无光。往事仿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称刺参,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楯手目(Aspidochirotidae),刺参科(Stic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
期刊
期刊
试验1:用21头6月龄贵州本地杂交牛分为3组,每组7头,对照组喂给以豆粕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精料,试验1组喂给用紫花苕草粉代替50%豆粕的精料,试验2组喂给用紫花苕草粉全部代替豆粕的精
宁静的夜晚,全村除了年幼无知的小孩以外,大部分人失眠了,看着村委会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他们心里想着“会开得怎么样了,政府下拨的100多万扶贫资金怎么来进行分配”.有些人
期刊
期刊
韭菜,如今是一种十分普通的蔬菜,但在我小时,却是一种极为奢侈的佳肴.虽然现在很少再去品尝,但那股特有的香气,永远氤氲在舌尖上.rn年过四旬,感觉步入了老年.那天在老家,醒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