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为研究主题,围绕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的各个环节,在对其一般基础理论及发展过程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微观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并据此给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对经济的调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全文共分五章:首先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利率传导效应有效发挥的前提。一般来讲,西方金融理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最重要的当属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这两个学派;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主要有流动性效应,新古典综合派的利率投资和消费效应,托宾“Q”效应,莫迪里安尼的恒久收入效应,利率真实资本价格效应和资产调整效应等。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利率体系历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利率管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其主要问题为利率总体水平偏低,利率结构扭曲等;利率管制不但制约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机制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使得利率内在的平衡机制被人为地破坏,而且易形成利率扭曲,造成利率结构失衡,从而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市场体系。第三章从多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投资、消费、货币供给量和产出等主要经济变量对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样本时期,对投资、产出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建立了回归模型,并运用ECM模型对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为了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有进一步了解,以VAR模型和货币冲击理论为基础,凭借VAR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本章比较分析了三个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应,从而从不同角度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虽然现阶段我国主要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弹性不高,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利率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第四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微观基础进行了分析,一是微观主体经济行为分析,主要分析了企业、居民的利率弹性,二是资本市场行为分析,三是货币需求行为分析。从本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金融市场行为、货币需求行为越来越趋于理性;然而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映程度不同:国有企业对利率信号反映迟钝,缺乏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应有的理性,而非国有企业和居民则具有较强的利率敏感性。不过总的说来,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良好的微观基础尚需进一步培育。 最后,针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不畅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利率传导中介、传导客体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利率传导的微观基础;二是在将利率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三是注意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他文献
针对单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断轴事故,分析了断轴产生的原因、断裂的条件,提出了在工艺方面改进和预防的措施。
结晶器足辊架形状复杂,尺寸和形位精度要求高,装夹、找正和测量非常困难.采用基准转换方法,设计工艺基准,通过控制间接尺寸精度来保证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利用有限元技术可以模拟冲压过程、预测封头的变形量,而后通过应变与马氏体相变之间的关系即可了解马氏体的分布情况,对于预防封头失效具有一定意义,但过程复杂。本文通过VB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加强纪律观念,提高身体和思想素质,中原工学院每年新生入校时,均要求进行为期15d的军训。在此期间,学生出现的心理上、躯体上的疾病较多,笔者对2002
从模具加工精细化、全程运行自动化、响应用户信息化要求及机电液气模块一体化4个方面,给出了“新常态”发展阶段模具行业国产数控装备的发展对策及相关案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比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性资产,因此,信贷资产质量关乎我国商业银行生死存亡,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