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发生在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中位发病年龄为60-65岁,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增殖和集聚,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贫血、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3%。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快,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多发性骨髓瘤中位生存期为3-4年,但不同的患者间预后及对化疗方案反应差异很大,预后差者总生存期不足半年,预后好者生存时间可长达10年之久,因此寻找可靠的预后标记物,早期对骨髓瘤患者进行危险度分级,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然而目前临床上尚无敏感性、特异性均满意的肿瘤标志物,用于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最新研究提示,microRNA及非编码长链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以稳定的存在于血清和血浆中,而CRBN基因是来那度胺等免疫调节剂的重要靶点,其表达水平影响MM对免疫调节剂的反应疗效,CRBN基因表达下调与免疫调节剂的耐药有着密切的关系,提示microRNA及非编码长链RNA、血清CRBN蛋白的表达具有成为骨髓瘤肿瘤标志物的可能。前期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的方法筛选出了在骨髓瘤患者具有表达差异的miR-223、miR-451、miR-144及长链非编码RNACRNDE-h、GAS55个基因。目的检测循环miR-223、miR-451、miR-144、长链非编码RNACRNDE-h、GAS5及血清CRBN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与MM患者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寻找MM诊断及疗效、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并且为MM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循环miR-223、miR-451、miR-144、长链非编码RNA CRNDE-h、GAS5在98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集于患者治疗前,入组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至少4个疗程的PAD方案诱导治疗。采用ELISA技术检测69例健康对照者及接受来那度胺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95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中CRBN蛋白的表达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集于患者接受来那度胺治疗前。将目的基因或蛋白的表达量直接或取对数进行数据转换后做正态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用t检验或U检验比较各目的基因在骨髓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同时通过分析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各目的基因的ROC曲线,来评判各基因作为MM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分别以各目的基因或蛋白在骨髓瘤患者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作为分界线,将骨髓瘤患者分为表达高低2组,分析目的基因或蛋白表达高低与患者临床特点、疗效、预后是否有关。结果①我们发现相对于健康对照组,MM患者血清中循环miR-451、miR-144表达下调(miR-451相对表达量MMmedian0.059VS正常人median0.9716[p<0.001],miR-144相对表达量MMmedian0.237VS正常人median0.920[p<0.001]),长链非编码RNA CRNDE-h、GAS5表达上调(log10CRNDE-h相对表达量MM0.527±0.802VS正常人-0.035±0.402[p<0.001],log10GAS5相对表达量MM0.402±0.940VS正常人0.088±0.47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各目的基因的ROC曲线,发现循环miR-451、miR-144、CRNDE-h可以作为潜在的区分MM和正常人的标志物,AUC分别为0.818、0.763、0.7081。②比较每个目的基因表达高低与MM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发现miR-223低表达组、miR-144低表达组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07,p=0.007),但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在miR-451、miR-144高表达组更高(p=0.04,p=0.04),CRNDE-h高表达组≥60岁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高钙血症及13q14.3缺失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RNDE-h低表达组(p=0.046,p=0.014,p=0.023),GAS5高表达高钙血症、13q14.3缺失的发生率显著高于GAS5低表达组(p=0.04,p=0.023)。③探究各目的基因与MM患者接受PAD方案治疗后疗效的关系,发现在miR-223高表达组,患者接受2疗程PAD方案有效率(≥PR)更高,达89.8%(p=0.021)。④探究各目的基因与MM患者预后关系,我们发现miR-451/miR-144比值、CRNDE-h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PFS、OS有关。miR-451/miR-144比值较小的一组,MM患者PFS、OS显著长于比值大的一组(p=0.025,p=0.014),CRNDE-h低表达组MM患者PFS、OS显著长于高表达组(p=0.026,p=0.011),但多因素分析尚未发现二者是影响MM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⑤血清CRBN蛋白在MM患者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Mmedian0.0734ng/ml VS正常人median小于检测范围下限(0.0375ng/ml),[p<0.001]),在血清CRBN蛋白高表达的MM患者中,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的有效率(≥PR)显著高于CRBN蛋白低表达的患者(p=0.004)。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疗效≥PR的MM患者血清CRBN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达PR组(MM(≥PR)median0.10449ng/ml VS MM(<PR)median0.05541ng/ml,[p=0.006])。但尚未发现CRBN蛋白表达水平与MM患者的PFS、OS有关(p=0.767,p=0.653)。结论本研究发现miR-144、miR-451在MM患者血清中表达下调,CRNDE-h、GAS5在MM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认为血清miR-451、miR-144、长链非编码RNA CRNDE-h可以较好的区分MM和正常人,具有作为MM诊断标志物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miR-223高表达组患者接受2疗程PAD方案的有效率(≥PR)高于miR-223低表达组。血清miR-451/miR-144比值小的MM患者PFS、OS更长,血清CRNDE-h表达高的MM患者PFS、OS更短,但尚未发现二者是影响MM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我们还首次在MM血清中检测到CRBN蛋白的表达,发现血清CRBN蛋白在MM患者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血清CRBN蛋白高表达的MM患者中,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CRBN蛋白低表达的患者。并且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疗效≥PR的患者血清CRB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达PR的患者。提示血清CRBN蛋白具有预测来那度胺疗效的潜力,有望成为一种无创便捷的疗效预测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