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术期血液稀释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既可节约库血用量,又可减少或避免输注异体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操作简便易行,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羟乙基淀粉作为人工胶体已广泛应用于血液稀释,有研究表明输注羟乙基淀粉有可能因降低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浓度或抑制血小板功能而影响凝血功能,故临床不主张使用其进行深度血液稀释。近来多位国内外学者报道应用第二代羟乙基淀粉200/0.5(贺斯)进行血液稀释可诱导血小板的活化反应,促进凝血功能造成高凝状态,甚至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但也有学者的实验表明羟乙基淀粉虽然活化凝血的初始阶段,却并不增加血凝块的强度,因此,目前对这个问题仍存在着争论,需对羟乙基淀粉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论证。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作为第三代的羟乙基淀粉,由于具有比贺斯更低的分子量、更高的取代级,因此对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副作用也更小。近几年来万汶已开始应用于国内临床,不少资料显示万汶对Ⅷ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 a/Ⅲ b表达水平的抑制均较贺斯小,因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也较少,被视为羟乙基淀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创伤、休克以及各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容量治疗,更被用于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但国内外大多数的实验研究都只对中等适量的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参数的影响进行观察,深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报道甚少。本研究拟探讨万汶在体外进行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血液稀释及液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择和资料成年健康志愿者20名,ASA Ⅰ级,所有志愿者的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表明其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凝血功能不全病史,在抽血前两周内任何志愿者均未使用过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一周内无服药史。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记数(Plt)、纤维蛋白原(Fi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TEG各参数的基础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所有志愿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主要试剂与仪器
(1) 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批号:UK7302,Fresenius Kabi Co., Germany);
(2) 3.2﹪的枸橼酸钠;
(3) 0.2 mol/L CaCl<,2>;
(4) 血栓弹力描记仪(Thrombelastograph Analyzer,5000 Series, Haemoscope, USA);
(5)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CA-6000,Sysmex,Japan);
(6)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ADVIA-120,Bayer,Germany);
(7) 移液管(Pipette,Socorex,Swiss):
(8) 聚丙烯塑料试管。
3.试验分组应用室温下(恒温25℃)保存的的万汶为稀释用液,按血容量进行10﹪(全血:稀释液=9:1)、20﹪(全血:稀释液=8:2)、30﹪(全血:稀释液=7:3)、40﹪(全血:稀释液=6:4)、50﹪(全血:稀释液=5:5)、60﹪(全血:稀释液=4:6)、70﹪(全血:稀释液=3:7)稀释,分别标为D1、D2、D3、D4、D5、D6、D7组,以未稀释全血为空白对照组。
4.观察指标
(1) 血液常规:Hct、Hb、 Plt。
(2) 常规的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测方法:PT、APTT、Fig。
(3) 血栓弹力描记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各参数:反应时间(R时间)、血凝块时间(K时间)、α角和最大振幅(MA)。
5.统计方法
本实验数据处理应用SPSS 13.0 FOR VINDOW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SNK(student-Newman-Keuls)方法进行两两比较,所有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稀释后Hb、Plt均下降,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稀释度为10﹪时Hc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
3.稀释度大于或等于20﹪时各组Hct均比空白对照组下降,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4.稀释度为10﹪时Fi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
5.稀释度大于或等于20﹪时各组Fig均比空白对照组下降,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6.稀释度为10﹪、20﹪时各组PT、APT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
7.稀释度大于或等于30﹪时各组PT、APTT均比空白对照组延长,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30﹪、40﹪稀释组R时间缩短,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稀释组R时间延长,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30﹪、40﹪稀释组K时间缩短,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30﹪、40﹪稀释组α角增大,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稀释组α角减小,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3. 10﹪稀释组和50﹪稀释组R时间、K时间和α角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稀释度为10﹪~40﹪时MA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稀释度大于或等于50﹪时MA值减小,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1.中度血液稀释时(Hct 25﹪~30﹪,稀释度约为20﹪~40﹪)活化凝血初始阶段,凝血块形成的时间缩短,速率增快。
2.应用万汶进行10﹪~40﹪的血液稀释是安全可行的。
3.应用万汶进行50﹪的血液稀释时,并不影响凝血初始阶段,但血凝块强度降低,所以应用万汶进行50﹪的血液稀释是否安全可行,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研究。
4.深度血液稀释时(Hct 15﹪~20﹪,稀释度约为60﹪)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宜慎用于临床。
5.极度血液稀释时(Hct 5﹪~10﹪,稀释度约为70﹪时)凝血功能难以维持,产生明显的凝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