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中国社会也进入了转型时期,在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网络空间成为了政府深化改革的一个全新的社会平台。科技的不断发展营造了更加开放的话语环境,为公众自由发表言论,表达看法,诉求利益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途径。面对这种情况,警察话语权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所谓警察话语权,是指警察这一集团主体通过运用不同的话语载体,向话语受众传播话语内容,所实现的效果(现实影响力)。与警察的管理和执法行为相比,警察话语权具有平和,通俗,广泛等特点,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社会文明,政治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警察组织正确行使话语权,不仅能够改善民众对于警察的刻板印象,提升警察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警民矛盾,还能够推动法制宣传建设,提高警察自身及公众的法律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警察话语权的提升,还能够推动警察组织及警察个体更好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维护警察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认识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我国警察话语权的建设还处于滞后阶段,从近年来我国警察组织及个人在多起涉警舆情中的话语权使用表现来看,我国警察话语的使用存在着缺位、失真、失信、失当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警察形象,不利于警察履行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国家安全的职责。本文从理论上对警察话语权进行定义,为构建警察话语权体系提供基础,同时从警察话语权的主体,受众,内容,方式,效果几个方面入手,构建能够有效提升中国警察话语权的路径,充分发挥警察话语权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