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农业是由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以丰富游客的精神生活,同时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休闲之都”的成都市近几年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涌现出如郫县农科村、三圣花乡等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以及成都市“三圈一体”发展战略的出台进一步为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成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如何?是否满足现行环境下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才能实现成都市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性增长?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本文采用KSF法提取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组织、产品、经营和营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为基础,对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休闲农业模式二分法,即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模式,采用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二者的典型案例郫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通过SWOT分析挖掘二者发展模式的优劣势。从休闲农业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对两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从经济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农业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五个方面对两种模式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市休闲农业未来发展模式进行选择和优化,提出相关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成都市休闲农业模式选择的结论如下:①组织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发挥集体组织的监督管理作用和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作为辅助。②产品形式:采用多经营主题带动的复合式产品形式,实现产品形式的多样化,并注重突出产品特色。③经营形式:企业、社区村委会、农户共同参与经营可实现三方力量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有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④营销形式:以区域联合营销为主,依托本景点营销为辅,促进区域品牌形象和自身品牌形象树立的共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