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川平原蕴含着巨大的地热资源储量,本文在银川平原地热形成有利条件、地热资源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参考已有的地热井对银川平原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通过大量资料整理,并利用新的物探解译资料,在充分分析银川平原地貌、地质构造、深部热流等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地热形成的有利条件,即山坡汇水经深循环为地下热水提供来源,巨厚的新生界地层、特有的岩性特征造就了有利的储盖条件,深大活动断裂提供了深部热流上移的通道,隆起区聚集热流体并形成高地温异常区,上隆的上地幔软流层和莫霍面、高热流值的地幔流造就良好的深部热源条件。之后通过地温场分布区情况分析,进一步说明地温在深度3000m内可达80℃,浅层地温梯度足够大,银川平原具有巨大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潜能。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前提是对研究区地质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三维地质模型能够直观地表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的空间分布形态,为热储存在区划分、热储埋藏深度确定、热储层段划分、热储厚度取值、热储温度计算等提供依据。以钻探孔数据,及地震和物探资料解译出的地质构造剖面为基础,在GOCAD软件中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从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出发,确定浅层地温梯度在2.5℃/100m以上,热储温度达到25℃,深度在4000m以内且在渐新统底板以上为热储资源评价范围,共有热储面积为1990.473106m2。利用与研究区地质特征相符地热资源评价方法,依照构造特征分5个区进行地热资源储量评价,最终算出银川平原研究区地热资源总量为4518.7731014kJ,地热资源可开采总量为1129.6931014kJ,地热流体储存总量为12742.773108m3,地热流体可开采总量为637.143108m3。通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评价,可知研究区地热资源整体上属于经济型;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折合成标准煤为38.613108吨,可节省环境治理费用10737.63亿元;热储层埋深较大,开采地热流体引发地面沉降的可能性不大。本次研究所得三维地质模型和地热资源储量评价结果,对银川平原进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现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