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素家族成员在三阴乳腺癌中表达及临床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lw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细胞周素家族成员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比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G1蛋白与Cyclin D1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0月间沈阳军区总医院女性乳腺癌手术切除组织存档蜡块,同时搜集患者完整病理和临床资料。随机筛选出65例三阴性乳癌组织和45例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组织。分别从两组样本中随机选取10例三阴性乳癌组织和10例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组织抽提RNA,进行逆转录水平Real Time RT-PCR实验,根据Real Time-PCR结果选出特异性细胞周期素,在所有乳腺癌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及结果判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yclin G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Cyclin D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A、Cyclin B、Cyclin E在二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2.Cyclin G1蛋白在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52.3%(34/65),在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33.3%(15/4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9;Cyclin D1蛋白在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9.2%(32/65),在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33.3%(15/4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3.Cyclin G1蛋白表达与绝经、淋巴结转移、P53表达和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BMI值、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和Ki67无相关性。4.Cyclin D1蛋白表达与绝经、淋巴结转移、P53表达和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BMI值、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和Ki67无相关性。5.Cyclin G1蛋白与Cyclin D1蛋白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24,P<0.004。结论:1.细胞周期素家族成员中Cyclin G1与Cyclin D1基因在三阴乳腺癌中高表达,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具有明显差异,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其他细胞周期素家族成员未出现上述结论。2.Cyclin G1蛋白和Cyclin D1蛋白均与三阴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绝经、淋巴结转移、P53表达和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二者联合评估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观测指标。3.在三阴乳腺癌中Cyclin G1蛋白的表达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寻找肿瘤标记物仍是热点,但目前局限于仅对肾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短时间内差异性蛋白检测。为深入检测差异性蛋白的变化规律,本研究探讨了早期肾透明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也是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症。欧美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于亚洲国家,发病率在100/10万,是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而近年来,随着人寿命
总结19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行B超引导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腹腔穿刺前准备,放腹水时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配合医生操作
[背景和目的]膀胱癌是我国男性发生率最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12年,大约73510个新病例被确诊,并导致约14880人死亡。由于膀胱癌具有复发性和远处转移性等特点,其发生发展的
目的:通过检测TSPAN-1和VEGF-C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
<正>近年来,宁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精心打造"书香之城"。如宁波市图书馆围绕"全民阅读"这一主题,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采购在2003年《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后,得到飞速发展。在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工作机制、规范采购程序、扩大采购规模、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外资在试点省市独资或合资、合作办医。鉴于目前我国外资办医法规体系缺乏,建议试点省
报纸
[背景]近年来,罹患结肠癌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目前临床诊疗技术逐步提高,手术方式日趋完善,化疗、放疗等辅助综合手段不断发展,但结肠癌的治愈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并没有得到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中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中老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