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出现的神经功能异常,而颅外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 目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的、创伤较小的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脑保护装置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了解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8例接受CAS治疗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临床症状、病变血管部位及狭窄程度,术后随访观察支架内再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卒中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4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症状性狭窄36例(75%),无症状性狭窄12例(25%),分析发现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较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有明显增高;48例患者均CAS成功,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5.27±11.52)%,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8.1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无新发TIA、脑梗死及死亡患者,但3例患者出现支架内重度再狭窄,1例患者出现支架断裂。 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可能与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独立相关。脑保护装置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