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施工条件下立井井壁混凝土性能劣化机理与评价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indmer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结法施工立井井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剧烈的水化反应使井壁内部热量不断积聚,温度迅速升高;同时受到井筒内环境温度以及冻结负温的影响,井壁不同位置温度随龄期急剧变化,井壁内、外温差巨大。养护环境对混凝土早期内部结构的形成及其最终强度的产生至关重要,特殊的成长环境极易影响井壁混凝土的生长发育,危害立井井筒的正常服役。为揭示早期温度环境与井壁裂缝开展及破裂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冻结施工环境对井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兖矿集团鄂尔多斯能化项目为依托,以冻结深大立井混凝土井壁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理论研究、数值推演、超声波探测、电镜扫描等方法进行研究。动态分析冻结施工条件下井壁及冻结壁的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探究井壁混凝土的损伤过程和劣化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井壁与冻结壁的早期温度变化进行实测,研究井壁及冻结壁各测点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冻结施工条件下井壁早期温度场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动态推演不同工况下井壁与冻结壁早期温度场变化过程,揭示冻结法施工井壁、冻结壁早期温度场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井壁0~28d的温变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温度急剧上升段(0~1d龄期)、温度迅速下降段(1~3d龄期)、温降速率减缓段(3~7d龄期)、温降速率过渡段(7~14d龄期)以及温降速率平稳段(14~8d龄期)。2.基于温度场分析理论与热传导原理设计冻结环境模拟试验机,运用超声波检测、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混凝土试件在模拟冻结施工条件下早期的损伤发育状态及其劣化过程,获取试件不同位置随龄期变化的微观特性及性能退化规律,揭示混凝土随龄期增长的损伤过程与劣化机理。研究表明,冷端混凝土受前期冻结低温的影响,水化率低,损伤严重,损伤因子达0.32;热端混凝土的前期水化程度高,损伤较小,损伤因子约为0.09。3.通过单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声发射试验,研究模拟冻结施工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强度生长、性能发育状态,揭示其不同龄期、不同位置的力学特性、强度损伤规律、单轴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研究表明,冻结施工环境导致的早期损伤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现峰值低,应变大,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差,早期损伤对混凝土试件抗拉性能的影响远大于抗压性能。4.以模拟冻结施工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损伤特性为基础,建立损伤与井壁位置、龄期、温度之间的时空关系,评价井壁各位置的损伤程度,获知最大损伤位置位于井壁外缘,损伤因子约0.14,井壁内缘损伤因子约为0.024,井壁中心处的损伤因子约为0.07,井壁损伤度处于2-14%。井壁的带损伤服役,将加剧结构的损伤,增大井壁的开裂风险。论文以工程实际为依据,研究了冻结法施工早期温度环境对井壁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井壁混凝土成长过程中的损伤变化规律及劣化机理,为冻结立井井壁早期裂缝产生与井筒破裂的原因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我港的散货作业量也在迅速增长,由原来的单一货种发展到现在的数十种,为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早日实现亿吨大港,第三港务公司对装卸设备技术状况提出了更高
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学专业领域较为活跃的四种教师教育思潮(反思或行动研究本位、标准本位、社会正义取向、当代常识取向)对美国教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低水头水电站被开发利用,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对于低水头水电站如何采取更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成为这些年来热门的话题,本
某管道公司近3年体系审核及设备设施专项审核结果表明,输油气管道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设备设施、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现场管理、能力培训和目视化管理等方面,其中设备
石油石化站场设备繁多,挥发性介质泄漏易造成安全事故。目前站场点式、线式等固定式检测设备存在泄漏检测反应滞后、泄漏点定位困难等缺点,便携式检测设备人工巡检工作量大。
文章明确了挥发性油藏天然气回注井控的安全环保关键因素;量化了低渗挥发性油藏天然气回注注入能力,确定注入端各节点安全生产压力分布,攻关相关配套工艺设备,实现安全有效注
目的探索一种清洁高效提取薯蓣皂苷元的新工艺。方法以薯蓣总皂苷的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生物酶预处理过程的酶解温度、p H值、酶解料液比、酶用量、酶解时间进行考察
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园生态平衡和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于2012-2014年对贵州9个主要产茶区的茶园进行病虫草害及天敌生物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茶园发生的主要害虫有11
采用掘进机开挖煤岩巷道是一种高效、连续、经济的方法,在采矿和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很有优越性。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机械刀具破碎硬岩的问题,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
针对轻烃回收装置火灾爆炸事故大部分发生在维检修阶段的现象,通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采用动火前施工工序确认制度,严控高风险点位,避免"立体交叉"动火作业等措施,杜绝经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