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飞机舱内PED到舱外机载天线的IPL预测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du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迫使各大航空公司在保证飞机安全飞行的前提下,极力满足乘客在飞机上实现手机自由通话、上网的需求。然而这些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PortableElectronic Device, PED)的电磁辐射却会对敏感的机载无线导航系统造成潜在的干扰威胁。因此,如何实现机上PED与机载敏感设备电磁兼容性共存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PED的辐射强度、机载敏感设备的干扰限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干扰路径损耗(Interference Path Loss, IPL)构成了飞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三个主要指标。由于干扰路径损耗的实际测量费用高,而数值方法存在着计算时间长等缺点,本文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技术的评估方法。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PED的杂散辐射对舱外敏感天线的干扰机制,着重分析了干扰路径损耗的测量方法,提出了基于混合神经网络技术的预测模型,它是一种相对数值计算方法2.将前向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分类预测能力应用到舱内PED与舱外机载天线之间干扰路径损耗的预测中。初步建立了B757简易机身模型,利用部分CST仿真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较好地预测了0~4.5GHz频段内的S21。3.针对神经网络梯度优化算法已陷入局部最小等缺陷,引入两种智能优化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权值,详细讨论了两种优化算法与神经网络的结合形式以及优化算法本身算子及参数的选择和设定,并通过大量重复性测试对比了两种优化算法在多维变量优化方面的性能。4.分析了大量IPL测量数据以及不同天线系统IPL的共性规律,并结合飞机结构特征选取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给出了神经网络、遗传神经网络以及粒子群神经网络在IPL预测方面的算例。预测结果表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于不同机载天线系统的IPL,其整体预测趋势的效果较好,可作为飞机电磁兼容设计中的一种快速高效的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从我省辣椒地方品种资源中筛选出的抗病品种为材料,在优化了其R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构建辣椒叶片响应UV辐射而表达的cDNA文库,主要结果如下: (1)以经过UV辐射处理后的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与自然中成熟且智慧的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学科,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理论研究及其运用。万有引力算法作为人工智能算法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较为新颖且具有特色的算法,优越的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使得其脱颖而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针对万有引力算法现有研究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及其在配电网故障诊断、重构方面的应用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具有响应灵敏度高、超大的频率动态响应范围、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结构健康监测、环境监测、生物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N-乙酰-丝-天冬-赖-脯氨酸(AcSDKP)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因子,它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和其它细胞的增殖.该小分子肽能阻止细胞进入S期,使之滞留在G/G期.这种抑制作用是完全可逆和非
本文对豚草的次生代谢产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月份豚草体内次生代谢产物——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测定,研究了它们在豚草中的含量动态变化过程。在
微机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装置,在电力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完善,我国电力系统中已经大量投入相关保护装置的应用。因此,对于从事电力维护的工作人员以及电力院校学生的专业培养与技术素质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这一需求,本文设计了基于STM32F407的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该装置提供多种可选微机保护实验功能,在具体的保护功能下,可实现针对性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