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女作家唐娜塔特历时11年于2013年创作出长篇小说《金翅雀》并于2014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金翅雀》是一部成长式小说,以金翅雀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因恐怖袭击博物馆而丧失母亲,但意味获得一副荷兰画后所经历的种种遭遇。 为了使读者能够准确、清楚地理解《金翅雀》,本文从认知角度研究《金翅雀》中隐喻的使用情况,从而证明隐喻在《金翅雀》中的重要性以及隐喻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小说通过采用大量的隐喻来深化主题,突出主旨。本文结合概念隐喻理论,采取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金翅雀》中的隐喻,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三种隐喻,《金翅雀》中的隐喻是怎样分布的? 2)《金翅雀》中的隐喻是怎样烘托主题的? 3)作者在《金翅雀》中选择隐喻的理据是什么? 本研究通过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中的三大步骤:识别、理解和解释,把《金翅雀》中的隐喻进行统计和整理,获得300个隐喻,归纳出8类结构隐喻,分别是失去、时间、船和水、思想、注意、战争、新闻和其他;5类方向隐喻,分别是长大、醒来、感情高涨、感情低落和其他;3类本体隐喻,分别是实体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结构隐喻占所有隐喻的42.3%;方向隐喻占21.3%;实体隐喻占39.2%。分布结果为研究隐喻和主题的关系以及作者选择隐喻的理据作好了准备。 本文从爱的渴望,生活的迷茫和艺术的拯救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了隐喻和主题的关系。结构隐喻、方向隐喻和本体隐喻的使用极大的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把故事的情节一步步推上了高潮,从而使小说条理清晰、简单易懂。 本文从认知和语境两个方面剖析了小说作者选择隐喻的理据。小说作者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小说作者所持有的信念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他对隐喻的选择。此外,文化在文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小说当中的隐喻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熟知美国文化,甚至还能了解一些中国文化。语言环境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通过对语言环境的分析,读者可以对本文的结构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手段对《金翅雀》的隐喻分布、理据的选择及其与主题的关系进行探究;这也为分析其他饱含隐喻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