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的消化系统肿瘤,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3年全美胰腺癌新发患者人数为45220例,死亡患者人数为38460例,在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居第4位。在我国,根据2011年的肿瘤登记年报,胰腺癌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居第7位,死亡率居第6位。胰腺癌病程短,进展快,具有高度转移的潜能,对常规治疗抵抗,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仍只有5%,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6个月。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整体疗效的关键。然而,目前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仍然很低,这和胰腺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低、特异性差,影像学诊断分辨率低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手术仍是治愈胰腺癌的重要手段。但是,单纯外科治疗胰腺癌的远期疗效并不乐观,针对胰腺癌生物学特性而开展综合治疗是必然的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胰腺癌研究进入了以分子生物医学为主导的崭新时代,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胰腺癌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虽然胰腺癌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肿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仍不清楚,肿瘤基础研究的周期长,进程较慢,重现性较差等。肿瘤研究最终目的是治疗人类疾病,肿瘤研究要从动物和细胞株逐渐转变为对人体肿瘤的研究,标本库是不可缺少的载体。上个世纪以来,国外先后建立了规范化单病种和多病种的肿瘤标本库,形成了标准化的操作体系。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机构也建立了自己的标本库,但目前我国多数标本库多属于某一医院或研究所,仅在需要开展某项科研项目时才开始收集标本,标本收集单一未能形成规模化,课题结束后标本收集也随之结束,并且标本采集、保存的规范化程度不够,收集的相关临床资料不全,标本信息没有实行网络化,不能通过网络访问,缺少全国性的信息平台,难以实现肿瘤信息共享和国际间的交流;标本库缺乏专人管理和质控系统,从而影响标本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造成肿瘤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低,造成胰腺癌标本资源极度缺乏,单独一家医院或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胰腺癌标本都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大量后续基础研究的需要。因此,建立标准化胰腺癌肿瘤标本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胰腺癌是一种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点,然而上皮细胞表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转变为间质细胞表型,导致了上皮细胞运动能力的增加,获得了游走迁移的能力,这就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上皮-间质转化(EMT)。E-cadherin是一种上皮标志性蛋白,还是一种重要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细胞粘附分子,参与胚胎发育,细胞间信号转导,维持上皮细胞正常形态和极性。E-cadherin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影响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能力。E-cadherin能与连环蛋白(catenin)连接形成E-cadherin/catenin功能复合体,维持细胞骨架稳定性,起到促进上皮细胞间的粘附,保持上皮极性及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另外,E-cadherin还能抑制肿瘤细胞产生金属蛋白酶(MMPs),避免细胞外基质降解,维持基底膜的完整性。近年来,研究发现E-cadherin的异常表达或缺失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EMT,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E-cadherin蛋白的下降是EMT发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一个指标。DEC1是一种转录因子,属于bHLH蛋白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含有碱性螺旋—环一螺旋(bHLH)结构域,DEC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其功能涉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衰老,但在组织类型不同,起源不同的肿瘤中和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DEC1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另外,胰腺癌是一种低氧供的恶性肿瘤,缺氧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是EMT发生的最为常见的诱因之一,DEC1是一种缺氧调节基因,提示DEC1可能与胰腺癌的EMT相关。第一部分建立标准化胰腺癌标本库的初步探讨目的建立标准化的胰腺癌组织标本库及资料库,为胰腺癌分子生物研究提供高质量和充足的标本来源,并与全国9个大型医院合作构建全国性胰腺癌患者信息平台,实现胰腺癌患者资料共享。方法借鉴国内外标本库建立的标准化程序,制定规范化的胰腺癌标本采集流程,收集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标本,术前、术后血标本,提取血清、血浆及外周血DNA,-80℃冰箱保存,并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建立了胰腺癌患者资料库。结果本研究中,在参照国际上标本库的建立及运行模式上,结合现代信息网络平台,由北京协和医院作为牵头单位,我院与全国9个大型医院合作,建立了全国性标准化的胰腺癌生物标本库。目前收集胰腺癌25例,新鲜组织标本及血液标本共460份,提取外周血DNA12份。随机抽取10份标本库组织提取RNA作质量监测,A260/A280(OD比值)为1.8-2.0,.合格率为80%,由此可见,标本的RNA保存完好,标本质量合格,适合进行下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1.研究并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标本收集、处理、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程序,构建了标准化的胰腺癌标本库收集操作体系。2.通过网络信息平台,首次实现了胰腺癌患者资料共享,构建了全国性胰腺癌患者信息平台。3.开展了多中心技术研发平台,能够统一利用标本库资源进行胰腺癌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基础研究,各参与单位还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研究,为实现胰腺癌的个性化治疗奠定基础。第二部分E-cadherin、DEC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检钡E-cadherin、DEC1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了解EMT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10月行胰腺癌根治术,并且病理报告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患者共35例,选取其中2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作为对照组,石蜡组织切片由病理科提供。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钡E-cadherin、DEC1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的相关性,用Olympus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染色结果,用Image-Pro Plus (IPP6.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影响胰腺癌生存率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DEC1蛋白主要表达在胰腺癌的细胞质中,部分腺体的细胞核中也有阳性表达,呈棕黄色弥漫性分布,部分正常胰腺组织细胞质中也有淡黄色弥漫分布,但在大部分正常胰腺组织中DEC1蛋白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胰腺癌中DEC1表达要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t=-3.179,P<0.01),但DEC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术前CA199水平、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胰周浸润、有无脉管癌栓、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时间无关,无统计学意义。2. E-cadherin主要表达在正常胰腺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膜上,呈棕黄色膜状分布,在多数胰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缺失,胞膜染色减少或消失,部分胰腺癌E-cadherin表达位于细胞浆内,正常胰腺组织中E-cadherin表达要明显高于胰腺癌组织(t=6.303,P<0.01);E-cadherin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术前CA199水平、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胰周浸润、有无脉管癌栓、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时间无关,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E-cadherin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28,P<0.05)。3.用Pearson关联性分析发现E-cadherin和DEC1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无统计学相关性(r=0.128,P=0.464)。4.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胰周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脉管癌栓、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无关,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大小(P=0.014)、术前CA199水平(P<0.001)有关。将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肿瘤大小,术前CA199水平建立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术前CA199水平都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1. E-cadherin蛋白的降低,证实胰腺癌中存在EMT现象,并在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DEC1蛋白的表达在胰腺癌中升高,但与胰腺癌EMT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2.肿瘤大小、术前CA199水平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