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主通调水道,作为中医肺的功能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将从文献综述、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三个部分探讨肺主呼吸与尿量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方法1 理论研究运用文献学方法探讨肺主通调水道的研究进展,分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氧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对尿量的调节作用。研究肺主通调水道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体现及临床应用,阐释宣肺作用机理及中药桔梗、三拗汤的宣肺作用,探讨水通道蛋白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机制。2实验研究将60只SPF级健康、V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桔梗组、三拗汤组,模型组、桔梗组、三拗汤组大鼠运用熏烟联合脂多糖(LPS)方法复制COPD模型,造模第21天-28天,桔梗组、三拗汤组大鼠分别灌胃中药煎液,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给与等量的蒸馏水灌胃。造模结束后,运用anires2005系统分析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肾组织形态学变化,代谢笼法收集检测大鼠尿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肾组织AQP1、AQP2基因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抗利尿激素(ADH)、前列腺素E2(PGE2)、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的含量。结果1理论研究关于肺主通调水道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液代谢异常采用宣肺法的治疗上,临床症状方面,集中于水肿、尿量改变(少尿、癃闭、尿频等)、痰饮三个方面。实验研究方面,已经发现肺与通调水道之间存在着某种通路。水通道蛋白中,对尿量调节关系最密切的为AQP1和AQP2。肺组织缺氧时,会导致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增强或减低。而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中的一部分亦存在于肾组织中,或可对尿量起到调控作用。包括NO、ET-1、ADH、ANP、PGE2和Ang Ⅱ。《伤寒论》、《金匮要略》在水液代谢类疾病的描述和治疗中,十分重视肺所起的作用。肺失宣降,水道失于通调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下利、四肢沉重疼痛、遗尿等表现,而对于水气、水饮等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亦可结合宣肺利水之法,用药主要有麻黄、杏仁等宣降肺气之品。中药桔梗宣肺,化痰,利咽,排脓,宣肺功能为其他三个功能的基础,故为宣肺中药的代表。三拗汤麻黄宣肺散寒平喘,杏仁降肺化痰,生甘草调和麻黄杏仁之宣降,共奏宣肺化痰平喘之功,可作为宣肺方剂的代表。2实验研究2.1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整体情况良好,未见明显异常;熏烟过程中,可观察到模型组、桔梗组及三拗汤组大鼠出现呼吸加快,腹式呼吸加重,打喷嚏,活动减少,喜聚成堆等反应;灌胃给药后桔梗组及三拗汤组大鼠呼吸急促减轻。2.2肺组织形态正常组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结构清晰,支气管黏膜上皮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紊乱,肺泡壁血管充血明显。桔梗组、三拗汤组大鼠肺泡结构基本正常,肺泡壁血管充血不明显。2.3肾组织形态各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形态结构基本正常。2.4肺功能检测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FVC、FEV1、FEV1/FVC%降低,桔梗组、三拗汤组大鼠FVC、FEV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桔梗组、三拗汤组大鼠FVC、FEV1、FEV1/FV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尿量检测造模前,各组大鼠24h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三拗汤组大鼠24h尿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桔梗组大鼠尿量与模型组大鼠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肾组织AQP1mRNA、AQP2mRNA 相对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QP1mRNA、AQP2mRNA相对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三拗汤组大鼠AQP1mRNA、AQP2mRN A相对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肾组织AQP1、AQP2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QP1、AQP2蛋白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三拗汤组大鼠AQP1、AQP2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肺组织、血清、肾组织NO、ET-1、ADH、PGE2、ANP、Ang Ⅱ含量(1)N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血清、肾组织NO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三拗汤组大鼠血清、肾组织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ET-1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肾组织ET-1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ADH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血清ADH含量升高,肾组织血清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桔梗组大鼠肾组织AD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PGE2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血清、肾组织PGE2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桔梗组大鼠血清PGE2含量升高,三拗汤组大鼠肺组织、血清、肾组织PGE2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AN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血清、肾组织ANP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桔梗组、三拗汤组大鼠肾组织ANP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AngⅡ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血清、肾组织AngⅡ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桔梗组、三拗汤组大鼠肺组织、血清、肾组织Ang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肺主呼吸与通调水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NO、ANP、ET-1、PGE2、ADH、AngⅡ含量变化参与COPD模型大鼠呼吸功能损伤对尿量的调节过程,这可能是肺主通调水道的重要生物学机制之一。2中药桔梗可以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但对尿量、水通道蛋白无明显改善作用,对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亦不明显,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以肺的宣发肃降为基础。3三拗汤恢复COPD大鼠肺功能的同时,其尿量亦改善,说明三拗汤治疗COPD疗效确切,从另一个方向验证了肺主呼吸与通调水道的密切联系,而NO、PGE2、 AngⅡ、ANP、ADH作为中间环节,参与了肺对通调水道的调节作用。特色与创新之处1从观察生物活性物质入手,探讨肺主“通调水道”即调节水液代谢的现代生物学机制。为开拓中医藏象学理论研究新思路,提供方法学借鉴。2采用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从生物活性物质入手,通过动物实验,针对“肺主通调水道”的调控机制,开展多因素、多水平、多指标的观察研究,为揭示“肺为水之上源”的实质、阐明“提壶揭盖”法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创新并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