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亲和力的问题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亲和力”也是不应该回避的重要议题之一,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亲和力也应该在未来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之列。课程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通常意义上的亲和力多是宏观上的思想政治课亲和力,即整体亲和力或者说是一种合力,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但是,思想政治课亲和力的理解还要从要素中去把握,课程实施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各要素亲和力的提升是增强课程亲和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在众多要素中,主体即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增强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发挥着对其他要素亲和力的整合和协调作用。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根本视域,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增强问题,以期作为课程亲和力增强的重要准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本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总结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有利于增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第三部分:以实习学校为例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增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说服力未能充分彰显、教学吸引力不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不足、人格影响力未能充分显现等。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对亲和力的认识不足、教师对学生释疑不够及时、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教师的人文情怀相对欠缺等。第四部分:根据对教师亲和力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的对策:首先,教师要转变理念,树立亲和力增强的观念前提;其次,教师要做好释疑解惑,提升理论说服力;然后,教师要回应学生期待,增进教学吸引力;最后,教师要展现人文情怀,增强情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