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制造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外汽车行业的竞争情况,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和行业组织等等期望汽车制造企业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在国民经济和行业中的影响力,造福社会。汽车制造企业的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民族工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金融危机过后和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将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提上日程,围绕社会责任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汽车制造业履行社会责任战略选择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业自身特点找出影响汽车制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实施战略策略。设立指标体系,可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采集的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可能对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更好地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战略中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本文对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作了阐述,以这些理论支撑为基础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以及理论上所对应的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了阐述。其次,本文对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作了阐述,探讨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然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影响汽车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影响因素,共计18个因素,主要有四个一级指标因素涉及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企业社会责任观因素。通过对因素指标的分析并结合与汽车企业相关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特点,提出针对我国汽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战略的策略和相关保障措施,并构建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以此来分析评价汽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好坏。最后,本文对如何促进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结合以上分析作了总结,对未来汽车企业的发展和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