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探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形式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2011年1月,中央1号文件正式发布,水利发展问题成为继“三农”问题之后的又一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据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的农业用水量约占社会总用水量的66%,工业、社会公共用水及其他用水仅占社会总用水量的34%。农业既是用水大户,也是费水大户,节约水资源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缺水的形势较为严峻,能否加快农业节水技术的扩散进程,对发展节水农业,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规模较小,使用频次较低。如何发展农业节水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多数学者是从农户采纳行为的角度去探讨农业节水技术的扩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尽管农户的采纳行为决定着农业节水技术的扩散,但农户的采纳行为仅仅只是农业节水技术扩散的一个环节。本文在对技术扩散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农业节水技术的具体特点,构建了农业节水技术扩散的系统;分析了农业节水技术扩散的环境,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各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农业节水技术扩散环境的影响,本文将农业节水技术扩散晰划为动力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传导机制三个重要的机制,探讨了农业节水技术内外部坏境以及农业节水技术扩散机制对农业节水技术扩散的交互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生产制度和模式下,探索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优化方案。本文将“农业节水技术扩散机制”作为研究重点,从更深、更广的视角去探究农业节水技术扩散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以期促进我国农业节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