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词是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词类,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不同材料中量词的析取,我们可以分析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汉语学习者)应该了解的量词有哪些。在这些量词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量词,这些量词可以分为“同音易混量词”和“近义易混量词”两类。运用对比分析,可以辨析出这些易混量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加以细致区分。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并解释了量词的定义、分类、语法特征、定名过程和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量词的范围。易混量词的范围要从多个方面来判定,在供汉语学习者学习的对外汉语教材和供汉语学习者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用的“HSK考试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量词都在70个左右,但在供中国人测试汉语水平用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所出现的量词却将近200个。这说明我们要求汉语学习者掌握的量词是有些不足的,除去度量词和生僻量词,汉语学习者应该了解的量词应该在170个左右。第三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中同音易混量词研究。在汉语学习者应该了解的这些量词中,有一部分是同音量词。在这其中,又有些同音量词是在交际中容易发生混淆的,应该加以区分。通过分析它们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准确地认识到它们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出它们可以计量哪些事物。这样就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区分这些同音易混量词。第四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易混量词研究。汉语量词中最容易发生混淆的量词是这一类,且数量较多。这些量词意义相近,可以计量的事物也是类似的。辨析近义易混量词,也要从分析它们的本义和引申义出发,先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意义,再通过对比分析出它们各自可以计量的事物,以得出它们在计量同类事物时的不同之处。这样就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了解这些近义易混量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第五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量词教学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现代汉语量词的地位。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在编写时不可能以量词为纲,导致对外汉语教材中所包含的量词数量不足。除了在教材编写方面应该有所改进之外,对外汉语教师在量词的教学中起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汉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量词的分级来进行教学,重视量词的本义和演变过程,从本义分析和易混量词对比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降低量词学习的难度。第六部分,结语。全面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