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都市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模式,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社会的日益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承载都市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面临着巨大压力,供给的不足导致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引发了土地质量退化、地力水平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都市农业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进行障碍因子诊断,根据评价、诊断结果提出促进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和用地空间布局,为“两型社会”保驾护航。本文主要是在都市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在明确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影响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测度武汉城市圈都市农业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以及各指标的障碍度,综合评价武汉城市圈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提出城市圈都市农业用地布局的初步构想。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08年武汉城市圈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较低,仅武汉市处于较强可持续水平(综合评价值维持在0.5以上),其余城市为基本可持续,障碍因子数量和障碍度均逐渐下降,未来发展趋势是可持续利用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发展方向是逐渐向较强可持续方向发展,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前景光明。(2)区域横向比较,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的是武汉市,可持续综合水平值达到0.545,其次是潜江市,可持续综合水平值为0.511;可持续水平最差的城市是孝感,综合评价值仅为0.375;黄石、鄂州、仙桃等城市处于中等可持续水平,综合评价值在0.4-0.5之间。(3)可持续利用主要障碍因子是土地垦殖率C12、万元农业GDP用水量C15、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C2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C25、科技进步贡献率C34、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C3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C44等因子;从障碍因子的变化趋势来看障碍因子数量逐渐变少,部分因子障碍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4)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武汉城市圈都市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制定都市农业发展用地规划;实施都市农业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土地流转机制建设;巩固农业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提升都市农业土地保护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