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世言》语气助词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近代汉语语气助词研究的现有成果为出发点,以明代白话小说《型世言》为语料,考察《型世言》中的语气助词,通过平面描写,数理分析,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考察近代汉语语气助词的发展状况。 第一部分首先论证了《型世言》在近代汉语研究中的语料价值,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概述了前人在近代汉语语气助词研究方面的已有贡献,分析了《型世言》的语气助词研究研究状况,指出《型世言》语气助词研究的潜在空间。 第二部分首先确定了《型世言》中出现的语气助词的个数,一共包括“罢”“罢了”“便了”“哩”“么”“呢”“呀”“耳”、“矣”、“哉”、“乎”、“也”、“耶”、“欤”、“而已”、“来”、“去”、“着”、“云”、“尔”等20个。我认为这20个语气助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古代汉语中沿用下来的语气助词,“也”、“哉”、“乎”、“欤”、“耳”、“矣”“耶”、“尔”、“来”;另一类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语气助词,“哩”、“罢”、“罢了”、“么”“便了”、“而已”、“呢”、“呀”、“去”、“着”“云”。本人根据这个思路,分别对这两类语气助词进行了逐个的考察,通过平面描写的方法对这些语气助词进行历时的研究,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它们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其语法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型世言》的语气助词系统,探索近代汉语语气助词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部分本人根据自己对《型世言》中的语气助词研究的成果,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型世言》语气助词系统,并对其中的两类语气助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进行比较,总结出近代汉语语气助词状况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型世言》中的语气助词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近代汉语中存在着文白共存的现象,在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的活性逐渐下降,呈现削弱的趋势,白话在近代汉语中活性相当高,逐步取代文言,发展强大,向现代汉语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的研究课题提出后,研究界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空白。考察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散文大家。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闲适散文创作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30年代林语堂闲适散文的生成
作为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留学生在使用平比句及其否定式时常出现各种偏误。本文所选的平比句式及其否定式是:“A跟/和/同/与B一样(X)”、“A跟/和/同/与B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