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肾主纳气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切实有效的实用价值。对于如此重要的理论,1979年以后相关文献竟不足百篇,肾不纳气证的诊断标准也一直未能规范,甚至在新版本的中医教材中该证型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先议病,后议药,病证不明,治必罔效,本题旨在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流行病学病案调查以及专家意见征询研究肾不纳气证相对规范细致的诊断标准,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流行病学病案调查、专家意见征询研究三大部分。本文查阅了大量古今文献,首先进行了肾、肾主纳气理论、肾不纳气证的相关概念、病因病机、相关病证、现代研究的理论研究,尤其提出了温邪这个被长期忽略的病因也是导致肾不纳气证的重要原因。根据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元诸家、叶天士、陈修园等的论述及医案,归纳出各家学说中肾不纳气证的基本概念及临床表现,以统计学方法筛选,文献统计运用内容效度分析,用一致率的高低,说明效度的大小。统计了包括临床常见症状、舌象脉象等共记41项变量以加权求平均值的方式比较各个症状在肾不纳气证中的诊断价值,初拟出肾不纳气证的基本诊断标准。即是“动则气喘”与“呼多吸少”二者具备一条即可作出初步诊断。然后通过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做实习住院医师期间选取的江苏省中医院存档及在架病历,符合肾不纳气证诊断标准的260例患者,经统计分析,得出肾不纳气证与患者西医诊断、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相关性,按照分析结果探讨肾不纳气证诊断标准,参以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内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了肾不纳气证与现代医学不同疾病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呼多吸少和动则气喘症状的现代医学的诊断意义。尤其重要的在于探讨了“呼多吸少”“动则气喘”二症与辅助检查的关系,从统计学的相关关系和医学理论推理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专家意见征询和统计分析验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专家意见征询运用内容效度分析,专家根据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对各个症状对于肾不纳气证诊断的重要性即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进行选择,不同的重要性在统计分析时具有不同的权值,以加权求平均值的方式比较各个症状在肾不纳气证中的诊断价值,即贡献率的大小,以期得出现代诊断学专家对于该证诊断标准的看法。通过文献研究、流行病学病案调查以及专家意见征询三部分综合考虑,研究得出肾不纳气证的规范证型。按照导师吴承玉倡导的"A+B+C+D"(即主症、次症、舌脉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相结合)的对证型的规范方法进行了肾不纳气证规范。最后,就几个相关问题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讨论,并且提出了本文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