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光缆扰动定位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型基础工程如油气管道、通讯光缆、电网等设施的不断建设和使用,对它们进行安全监测以及时发现故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对这些设施的故障诊断和安全预警具有监测空间跨度大、准确率高、部位隐蔽、实时性、连续性等要求,使得传统的传感监测手段难以胜任。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仅用一根光纤就可以同时测量沿光纤路径上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分布信息,使其特别适合对大型工程设施进行安全监测,且相比其它检测技术更有效。  为了满足对通讯光缆的扰动、应力、故障点等进行探测和定位的需求,本论文研究了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并对光频域反射(OFDR)技术和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了OFDR技术的工作原理,针对现有OFDR系统不能进行长距离探测的局限性,提出了修改方案,并验证了理论正确性。现有OFDR系统线性调谐光源由于功率小、调制带宽低等因素限制了OFDR系统的长距离探测;光外差探测技术对光源和光路的高要求使得光路的结构复杂,难以实用化。针对这些限制,本论文提出了结合激光外调制技术和电相干技术的OFDR系统改进方案,并用仿真完成了理论验证。  2)设计和实现OFDR改进方案的硬件电路,并完成了OFDR的事件定位实验。实验探测范围25km,可以较为准确的定位光纤断点、弯曲点、较大应力点、接头、末端等,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3)针对OTDR系统不能探测和定位动态扰动点的问题,本文结合Sagnac光纤干涉技术对OTDR光路进行了修改。并用改进后的OTDR-Sagnac光路完成了对静态事件点和动态扰动点的定位实验。光路探测范围20km,动态扰动平均定位误差为300m,验证了改进光路的有效性。  4)根据项目应用的需求,确定了对OTDR-Sagnac光路系统进行远程控制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实现了下位机控制系统,并结合上位机和其他模块共同完成了产品样机。
其他文献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能力与品牌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逐渐注重消费中的精神满足及产品质量的需要,日趋个性化的消费行为促使消费市场向差异化、多样化的趋
学位
当前的大范围小区域定位技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气象、家电等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如GPS定位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WSN)、雷达定位技术、光栅定位技术、纳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变得愈发重要。目前最主要的利用太阳能的方法是太阳能发电,但是其无一例例外都会受到季节、天气、大气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对美纺织品出口69.6亿美元,对美成衣出口244亿美元,均位
作为最受关注的一种无机抗菌剂,TiO2光催化材料主要利用的是387.5nm以下的紫外光,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人们目前利用金属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等方法,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