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卧位四步锻炼法配合针刺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病例纳入标准,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门诊及住院,且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70例患者,按就诊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人,最终时间完成实验的对照组33人,治疗组31人。对照组采取针刺+中频的治疗方法,其中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一天治疗一次,治疗周期为2周;中频使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电极片置于患者颈肩部,选择治疗处方1,强度单位调整至患者能接受为宜,时间20分钟,一天治疗一次,治疗周期为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中频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卧位四步锻炼法,分为俯卧伸颈、俯卧伸颈旋转、仰卧屈颈、仰卧屈颈旋转四个动作,每个动作坚持10秒钟为1次,20次为1组,每日早中晚各锻炼一组,锻炼周期为三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3个月的田中靖久20分颈椎病评分量表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临床总体疗效评定,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18.0for windows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临床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化(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及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在症状、工作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及总分中有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症状、工作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且卧位四步锻炼法合针刺中频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中频治疗。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价比较(SFMPQ):两组患者组内比较,2周后与3个月后的SFMPQ评分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与3个月后组间比较,SFMPQ评分有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缓解明显。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且卧位四步锻炼法配合针刺中频治疗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优于单纯针刺中频治疗。4.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治疗后2周、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75.76%、78.79%,治疗组83.87%、93.5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及3个月后相比较,总疗效均有差异(P<0.05)。说明卧位四步锻炼法配合针刺中频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针刺中频治疗。结论:1.针刺中频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2.卧位四步锻炼法配合针刺中频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比单纯针刺中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