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基胆固醇在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pei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可能造成心肌严重损害。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关于MI/RI的研究,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I基因表达谱,探索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数据集。利用GEO数据库在线分析工具GEO2R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使用Fun Rich软件分析不同数据集的DEGs,获得共同DEGs。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DEGs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DEGs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筛选出关键基因。利用micro RNA.org数据库、mi RTar Base数据库和CTD数据库筛选共同DEGs相关的mi RNA和小分子药物。结果:检索GEO数据库得到MI/R数据集GSE61592和GSE67308。GSE61592采用GPL6887平台,包含3个正常心脏样本和3个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脏样本。GSE67308采用GPL7202平台,包含4个正常心脏样本和4个I/R心脏样本。使用GEO数据库在线分析工具GEO2R分析获得GSE61592和GSE67308的DEGs。GSE61592中共有405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218个,下调基因187个;GSE67308中共有381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225个,下调基因156个。使用Fun Rich软件分析两个数据集的DEGs,得到20个共同DEGs:S100A8、CCL7、CLEC4D、CHIL3、CCL4、S100A9、HMOX1、PLAC8、SERPINA3N、CCL2、ANGPTL4、SERPINA3G、CYP1B1、LILRB4A、CH25H、LCN2、HP、SAA3、IL33、G0S2。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DEGs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主要功能为结合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结合趋化因子受体、抗氧化等,主要参与趋化反应、炎症反应、白细胞迁移等生物学进程,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和细胞质DNA感应信号通路。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DEGs的PPI网络,并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7个关键基因:CCL2、LCN2、HP、CCL7、HMOX1、CCL4、S100A8。通过Micro RNA.org数据库和mi RTar Base数据库筛选出共同DEGs相关的6个mi RNA:mi R-24-3p、mi R-26b-5p、mi R-2861、mi R-217、mi R-4251和mi R-124-3p。利用CTD数据库筛选出共同DEGs相关的小分子,包括臭氧、莫格他唑、阿霉素、罗格列酮、曲格列酮、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结论:基于MI/RI基因表达谱筛选DEGs、mi RNA和小分子药物是可行的,CCL2、LCN2、HP、HMOX1和S100A8作为关键DEGs可能在MI/RI发挥重要作用,臭氧、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n-3 PUFAs可能成为MI/RI的候选治疗药物或辅助治疗药物。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发生强烈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体,诱导细胞焦亡,促进细胞因子释放,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25-羟基胆固醇(25-hydroxycholesterol,25-HC)是胆固醇25-羟化酶(Cholesterol 25-hydroxylase,CH25H)的活性产物,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研究显示CH25H和25-HC对NLRP3炎性体具有调控作用。前期工作发现在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CH25H表达明显上调,但CH25H和25-HC在OGD/R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CH25H和25-HC在OGD/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使用H9c2心肌细胞构建OGD/R模型模拟体内MI/RI。首先,对细胞氧糖剥夺6小时,然后分别复氧3小时、6小时、12小时,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水平、细胞焦亡、CH25H、NLRP3、caspase-1、GSDMD、IL-1β表达,确定复氧时间,然后按照确定的氧糖剥夺时间和复氧时间进行后续实验。在细胞复氧阶段,分别使用不用浓度的25-HC(0.4μM、2μM、10μM、50μM)处理,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水平、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确定合适的25-HC浓度进行后续实验。按照干预因素不同,将细胞分为9组:Control组、OGD/R组、OGD/R+si-NC(转染阴性对照si RNA)组、OGD/R+si-CH25H(转染CH25H si RNA)组、OGD/R+25-HC组、OGD/R+si-CH25H+25-HC组、OGD/R+25-HC+BAY 11-7082(NLRP3抑制剂)组、OGD/R+25-HC+NAC(活性氧抑制剂)组和OGD/R+25-HC+TUDCA(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组。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测定LDH水平,Hoechst 33342/PI染色检测细胞焦亡,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H25H、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ATF4、BIP、CHOP的蛋白水平。结果:(1)确定复氧时间:H9c2细胞氧糖剥夺6小时后,分别复氧3小时、6小时、12小时,细胞存活率随复氧时间延长而降低,LDH水平和焦亡细胞随复氧时间增加而增加,CH25H、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也随复氧时间延长而增加。因此选择氧糖剥夺6小时,复氧12小时进行后续实验。(2)确定25-HC浓度:在H9c2细胞复氧阶段,分别使用不用浓度的25-HC(0.4μM、2μM、10μM、50μM)处理,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水平、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水平。细胞存活率随25-HC浓度增加而增加,LDH水平、CH25H、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随25-HC浓度升高而降低。因此选择25-HC(0.4μM)进行后续研究。(3)CCK-8实验:OGD/R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GD/R+si-NC组存活率和OGD/R组无显著差异,OGD/R+si-CH25H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OGD/R+si-NC组,而OGD/R+si-CH25H+25-HC组存活率较OGD/R+si-CH25H组显著降低。OGD/R+25-HC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OGD/R组,而BAY 11-7082、NAC、TUDCA可以抑制该作用,使细胞存活率升高。(4)LDH检测:和对照组相比,OGD/R组细胞释放LDH水平明显升高,OGD/R+si-NC组和OGD/R组无明显差异,OGD/R+si-CH25H组LDH水平显著低于OGD/R+si-NC组,而OGD/R+si-CH25H+25-HC组LDH较OGD/R+si-CH25H组明显增多。OGD/R+25-HC组细胞释放LDH显著高于OGD/R组,而BAY 11-7082、TUDCA能逆转该效应,降低LDH水平。(5)Hoechst 33342/PI染色:相比于对照组,OGD/R组焦亡细胞明显增多,OGD/R+si-NC组焦亡细胞和OGD/R组无显著差异,而OGD/R+si-CH25H组焦亡细胞显著少于OGD/R+si-NC组。OGD/R+25-HC组焦亡细胞明显多于OGD/R组,而BAY 11-7082、NAC预处理组焦亡细胞显著减少。(6)ROS检测:OGD/R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和OGD/R组相比,OGD/R+siCH25H组ROS明显降低,OGD/R+25-HC组ROS水平显著升高;OGD/R+25-HC+NAC组细胞内ROS明显低于OGD/R+25-HC组。(7)RT-q PCR检测:OGD/R组CH25H、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m 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OGD/R+si-NC组和OGD/R组无明显差异,而OGD/R+si-CH25H组上述m RNA水平明显低于OGD/R+siNC组。(8)Western blot检测:和对照组相比,OGD/R组CH25H、NLRP3、caspase-1、GSDMD、IL-1β、ATF4、BIP、CHO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OGD/R+si-NC组和OGD/R组无显著差异,OGD/R+siCH25H组各蛋白水平明显低于OGD/R+si-NC组,而OGD/R+si-CH25H+25-HC组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量较OGD/R+si-CH25H组明显升高。相比OGD/R组,OGD/R+25-HC组NLRP3、caspase-1、GSDMD、IL-1β、ATF4、BIP、CHOP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而BAY 11-7082、NAC可以抑制NLRP3、caspase-1、GSDMD、IL-1β表达,TUDCA能减少ATF4、BIP、CHOP、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9)免疫荧光检测:OGD/R组ATF4、BIP、CHOP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OGD/R+si-NC组和OGD/R组无显著差异,OGD/R+si-CH25H组各蛋白荧光强度明显低于OGD/R+siNC组。结论:CH25H在OGD/R处理的H9c2心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CH25H及活性产物25-HC通过促进ROS生成和内质网应激,激活NLRP3炎性体,进而诱导细胞焦亡,加重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其他文献
除了儿童文学作家之外,刘慧敏还有一个身份是《江格尔》研究者。刘慧敏自小生长在新疆天山脚下的伊犁河谷,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情同一家,她对蒙古族文化充满景仰和深情,熟读并深谙《江格尔》,并历时多年将《江格尔》中的英雄故事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重新提炼撰写,加入作家的情感和理解,并配以画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插画,汇聚成十四本《江格尔》绘本故事,引领广大少年儿童读者走进民族的历史,领略到英雄史诗豪迈、壮美的强
期刊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流感在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等方面较为相似。单纯依靠临床体征无法及时准确区别两种疾病,诊断上的延误极大增加COVID-19交叉传播风险,促使疫情进一步扩散。全球疫情下,对于核酸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物资紧缺的不发达国家及贫穷地区,快速便捷地鉴别两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旨在基于临床及实验室大数据,提取特征数值建立鉴别诊断模型来以快速鉴别诊断COVID-19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密切,易受空气中有害吸入物、细菌、病毒等侵袭引起各种急、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而长期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可引起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气道黏液高分泌、支气管迂曲阻塞、呼吸通气功能受损等一系列肺部病理改变,其中气道黏液高分泌对呼吸道慢性疾病的发展、转归意义重大。气道黏液是由水、离子、血浆蛋白渗出物等混合黏蛋白(mucin)组成的黏性胶状液体,能通过黏附气道内吸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FGID)疾病之一,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长时间或反复间断性的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等,并排除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临床按罗马Ⅳ标准划分成二类,分别为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与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
【目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肺炎一直是引起人类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和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S.pn)是引起人类肺炎的两种主要病原体。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宿主可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而不会有大的后遗症,但如果宿主不能控制入侵的病原体并消除持续的炎症,就会导致重症肺炎并引起死亡。已知,与流感相关的重症
肺纤维化(PF)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无法治愈的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结构破坏以及瘢痕的形成[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尽管已经开发出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方法,但肺纤维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病程进展肺纤维化的患者不可避免地的出现进行性肺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引发极高的死亡率[2,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纤维化的疾病机制涉及上皮-间质转化(EMT)[4,5]。在这种转分化过程中,上皮细胞最
目的:诱导hiPSCs分化为hiPSC-CMs,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评估AMPK与hiPSCs分化成熟的关联。探讨AMPK调节线粒体功能对hiPSC-CMs成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使用PGM1培养基复苏培养hiPSCs,通过显微镜观察hiPSCs生长状态,免疫荧光检测hiPSCs的多能性。(2)通过时序性调控Wnt信号通路的方法诱导hiPSCs为hiPSC-CMs,免疫荧
第一部分基于CTA的颈动脉影像解剖学研究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的颈动脉影像解剖学特征,以期为头颈部血管内介入治疗及颈部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头颈部CTA检查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1)对左、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
背景目前,肺癌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癌症,在癌症死亡中排在首位。在临床上,采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提高了对周围性肺病(PPLs)的检出率。早发现早诊断对具有高度恶性风险的PPLs至关重要,同时可以避免对良性病变的过渡治疗。CT引导的经胸穿刺术(CTTTNA)可以从肺脏中获取周围肺组织,因此被广泛用于PPLs的组织学诊断,但是也存在发生气胸的危险。尽管在基于支气管镜引导的检查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
背景:心肌损伤类疾病发生后由于心肌不可再生,器官捐献来源稀缺,即使积极治疗死亡率仍然很高,此时干细胞替代疗法的出现为心肌损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多种可被诱导成心肌细胞的干细胞中,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由于它的众多优点受到了更为广泛关注。然而研究报道hiPSCs分化而来的心肌细胞(hiPSC-CMs)虽具有心肌细胞的自发性搏动,表达心肌特异性离子通道基因,出现心肌肌节结构等,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