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sddh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论“逸品说”之嬗变史,是中国传统艺术史研究重要课题之一,亦是极富中国文化特征之艺术史研究课题之一。其内容之丰富,既包含艺术批评史,亦包括艺术理论史、创作风格史,可谓一体三面。中国画论“逸品说”发端于唐代,初以艺术本位立场之“质量批评”与“风格批评”为特征。洎北宋嬗变成以非艺术本位立场之“人格批评”为特征,形成既深且广之思潮,蔚为一场士人艺术运动,从观念上撼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轨道。元代“逸品说”转入低调,复以艺术本位立场之“风格—技术批评”为特征,其画法研究之走向深入,在实践上巩固了“逸品”绘画之艺术地位。明代中晚期以降,以“人格—风格批评”为特征之“逸品说”再次被推向艺术研究之中心,“逸品”绘画至此真正成为中国“正统”绘画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画论“逸品说”嬗变之历史过程,与中国特殊艺术主体文人士大夫所发挥重要作用直接相关。秦汉以来,文人士大夫作为一种既连续又流变之社会阶层,是中国传统显性艺术主体,更是中国“大传统”之实际承担者。正是文人士大夫之特殊秉性,使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构起“画之本法”,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渐将之解构,并且由观念而创作,重新建构起以“逸品”标识之“新画之本法”。毋宁说,文人士大夫主宰着中国传统显性艺术史之发展轨迹,而以“士人画”为载体之“逸品说”,正嬗变于文人士大夫社会历史地位之演变中,是中国“大传统”历史变迁在绘画艺术中具体表现。本文系拙拟“中国传统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课题之唐宋部分,力图抓住文人士大夫艺术主体这一核心,从“大传统”(占据主导地位之学术思想)——“逸品说”(及与之相对照之“正统”艺术观念)——“逸品”绘画(及与之相对照之“正规”绘画)三者之关系,着重考察唐宋两代“逸品说”发生与发展之历史过程及其成因,并在《余论》中对元明清“逸品说”嬗变作简要勾画,是为本课题后续研究之基本框架。
其他文献
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以古典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 ,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原则和宽和人道的刑罚原则 ,主张遵守社会契约 ,珍惜人的生命 ,保障人的自由 ,
<正> 美国纽柯钢NebraskaNN工厂完成了棒材和型钢轧机的改造。更新改造包括安装18个新的达涅利摩根——海马SHS无牌坊机架,以及辅助的快速更新设备。这些机架有水平布置的;立
<正> 本文详细介绍了带轧轧箱的2 0轧机的结构这种结构坚固的轧机能很精确地轧制金属带材。如有效地使用小直径的轧辊时,那么,可将较硬的材料轧到非常薄。这种轧机的顶部具有
<正>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确立、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始终处于互动之中。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总是不断把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提到理想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对某市初高中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状况以及运动兴趣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自新课改以来,体育课偏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奋斗历程,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保持党的纯
光伏逆变电源是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的一种装置,是光伏(离网、并网)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合分析了逆变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别对逆变电源的
<正>如果把教育比作河道的话,则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和孩子都是水流,几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有了家庭与家长的汩汩水流,田间地头也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在分析中小型人工湖特点、污染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以成都大学柳莺湖和嘤鸣湖为例,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将传统的A2O污水处理工艺原理与中小型人工湖生态景观工程相结合,
本论文是作者根据最近对美国观众所作的一个调查,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国电影近年来在美国受欢迎的各种原因,并探讨了在美国观众的眼里中国电影的成功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