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侯振民名老中医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跟师体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侯振民教授,男,75岁,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省优秀专家,山西省干部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指导老师,是全国第三届和第四届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近50年,开展研究课题10项,经省科委鉴定的5项,其中“耄塞通丸”1992年被评为山西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目的:探索挖掘侯振民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渊源及其形成过程,系统整理总结侯老的学术思想,因此能准确、系统地总结侯老的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是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是鲜活而极具实用性的智慧财富,也是旨在完整保留侯老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以便深入继承和发扬侯振民教授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不仅使广大患者受益,还使后学者学有所宗,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方法:本论文通过回顾整理研究了侯老的成长学医过程、工作经历、获得荣誉等,同时整理了3年来跟随侯老临床实践学习记录的跟师笔记、心得体会,侯老临证的典型医案,学习领会老师的论文和著作以及日常和老师的深入交流,全面收集了老师的诊疗资料。并在侯老指导下学习《伤寒论》《中医内科新论》等中医经典书籍,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而探索、挖掘、归纳、总结了侯老的学医工作经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形成的渊源及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从而撰写成本论文。成果:侯振民学术思想起源归纳有三个方面:第一源于历代文献,例如《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内经》、《伤寒》、《金匮》《医宗金鉴》、《类证治裁》等;第二源于师授,侯老曾拜师张子琳先生、李翰卿老师、刘渡舟教授、印会河教授;第三源于多年临床经验。经过长期的理论提高、名师指点和临床磨练,不仅成就了侯老的中医事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侯老善学好问,勤于实践,集各家之长,注重中西医结合,应用“补肾法”治疗老年病,临床以“抓主症”为主,灵活化裁古方和先师方,善用经典方治疗疑难杂病,深得患者好评。具体表现在:辨识疾病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侯老在临床将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学的检查诊疗方法相结合,做到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使两者优势互补,并着重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神经性疾患及病后调理的特有专长。治疗老年病注重补肾。侯老认为,老年病是在老年人五脏功能减退,阴阳渐衰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老年病的根本病理是“以虚为本”所谓“虚”是指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它包括了人体的功能活动不足,抵抗能力低下,内脏实质损害、老化以及营养物质匮乏等,衰老是人生的必然规律,集体由盛变衰,衰老是老年期的生理变化,也是老年病的病理基础。因此,侯老认为老年病与肾虚确有内在联系,临床上老年老慢支、肺气肿、老年糖尿病、老年性性痴呆、老年便秘、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前列腺疾病这老年六大症均与肾虚有关。抓主症治疗疑难杂病。认为治疗疾病就好似解决矛盾,在众多的症状中,只要解决了主要症状,其他症状也就因刃而解了。如在整个呼吸系统疾病中,以抓“痰”为主症。认为痰主要分有痰、无痰与白沫三种,更符合临床实际,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再如从脏腑功能论治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首先分胃与肠。胃与肠同属六腑,主通主降,故六腑多以不通不降为病。脾胃相表里,脾为五脏之一,主升主运,故脾病多见不升不运;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故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中属虚者常按脾虚论治,属实者则从胃治之。善用经方治疗杂病。临床突出治疗在汗症、高血压、口腔溃疡等疾病。对郁证的辨治。一般而言郁证多由气血痰火湿食所致,侯老在临床中分为气郁、火郁、肝风、痰(湿)郁、食郁、血郁。其中肝风的致病原因有二:一为火郁而化风;二为血郁生风,治疗均应清散风热。增加了郁证的内容,也提高了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对疼痛的辨治。侯老在临床中认为因个体差异,临床对疼痛的辨识更应分性质、部位。以疼痛性质分为气、血、寒、热、虚、实六类;以部位分常见有痹痛、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少腹)、腰痛等,做到辨证准确,对症治疗。并以验案举例的形式总结了侯老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临床经验。整理总结了侯老治疗内科杂病的一些临床经验,例如清燥救肺汤加减和《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证型的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续断键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衰肾衰的临床应用;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临床经验。结论:侯振民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随侯振民教授三年临床学习,略微学习到侯老的一些临床思路,现将侯振民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稍作总结,探讨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便深入继承和发扬侯振民教授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推广运用老师的临床经验,惠顾后人,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目的:观察益肾通便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虚证)的短期疗效及对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益肾通便方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便通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定,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便秘症状积分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通便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虚证)患者的短期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