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有保证地获得充足的石油供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而且对世界的经济格局也会产生影响。我们应该以战略的眼光关注中国的石油安全态势,研究和确定中国的石油安全策略。 随着中国石油需求的迅速增长,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日趋增大,中国石油市场受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意味着更大的经济风险和更高的政治风险,石油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的现实问题。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里,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中国必须认真考虑世界石油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基本国情的长期石油战略,以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需要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进入国际石油资源开发和分配过程,确保中国石油安全。 本文从4个方面对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对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的初步认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中国石油自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中国需要进入国际石油资源开发和分配过程,从而保证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 (2) 对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分析。未来几十年,石油仍然是世界的主要能源,世界石油资源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国际石油供需将保持长期平衡,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作用,长期石油价格必然呈上升趋势,但不会无限上升。当前国际石油形势有利于我国以合适的价格获得国际石油。 (3) 中国石油风险的确定和评价。中国石油风险的实质是:中国能够以何种价格获取多少数量的海外石油,这些石油能否满足我国国内石油消费需求,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时必须考虑风险利益即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的限度问题。 (4) 提出了保障中国石油长期稳定供应的对策措施。为了降低石油风险可能给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在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时,中国应该实现进口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石油期货交易,同时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以及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本文通过对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以下新的观点:第一,指出了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的风险实质是价格与数量问题,也就是我国在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的过程中能够以何种价格获取多少数量的海外石油,这些石油能否满足我国国内石油消费需求。第二,揭示了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处于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由于我们对国际石油形势分析不够,不能很好把握石油价格机制,没有对我国开拓海外石油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以致在国家长期石油供应政策上摇摆不定。第三,指出了中国石油风险不仅包括风险损失还包括风险增益。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考虑石油风险利益的限度问题,在追求风险增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我们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