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危险性评价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危岩崩塌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山区,尤其在三峡库区,崩塌灾害尤为频繁发生。随着我国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兴建,危岩崩塌灾害和我们的生活关系日趋密切,随时都有可能对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对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形成机制和危险性评价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从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的形成机制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武隆鸡尾山大型崩塌体和合川磨子岩大型崩塌体进行了危险性评价,验证了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并运用ArcGIS软件对巫山县崩塌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典型大型崩塌体重庆武隆鸡尾山大型崩塌体和合川磨子岩大型崩塌体为例,从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降雨作用、风化卸荷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的形成机制。(2)基于对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形成机制的分析,遴选了陡崖高度、陡崖结构特征、陡崖所处地质构造、崩塌体规模、主控结构面倾角、主控结构面贯通度、日最大降雨量、风化作用、地震烈度和人类工程活动共10个危险性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按照分级标准分成危险性小(Ⅰ)、危险性中(Ⅱ)、危险性大(Ⅲ)和危险性极大(Ⅳ)4个级别,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求得评价指标的隶属度,构建了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重庆武隆鸡尾山大型崩塌体和重庆合川磨子岩大型崩塌体两个工程实例的运用,检验了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所构建的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大型崩塌体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的适用性。(3)以三峡库区巫山县的崩塌灾害为研究对象,遴选了地貌类型、地形相对高差、地形坡度、地层岩性、距断裂构造距离、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共8个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起崩塌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综合指数模型。(4)利用ArcGIS软件生成地貌类型单因素分布图、地形相对高差单因素分布图、地形坡度单因素分布图、地层岩性单因素分布图、距断裂构造距离单因素分布图、年均降雨量单因素分布图、植被覆盖度单因素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单因素分布图,并根据评价指标分级赋值标准,将8个评价指标的单因素分布图重分类之后转换成单因素危险性分区评价图。(5)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将8个危险性评价指标的单因素危险性分区评价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了巫山县崩塌灾害危险性综合指数图,将危险性综合指数分成4个级别,最终得到了巫山县崩塌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图。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极高危险性分别占了全县面积的17.98%、36.39%、31.47%、14.15%,全县以中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为主。对26个乡镇街道进行统计,位于极高危险区的有6个乡镇,位于高危险区的有9个乡镇,位于中危险区的有8个乡镇,位于低危险区的有1个镇2个街道。
其他文献
针对国家人保部提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率先改革,与企业退休人员看齐,并在山西、上海、广东、浙江、重庆5个省市进行试点的情况,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77名委员联名提案建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科学实验应注重学生情商因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的学习方式。
随着电脑打字的产生,书写失去了部分实用性功能,但由于书写具有工具性、教育性、审美性等功能,最终不会被电脑键盘完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