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然实现,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我国已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在改革之初推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方针,致使我国收入初次分配制度设置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在收入的再分配环节中由于我国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健全,使具有调节初次分配功能的再分配制度显失公平,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加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致富手段非常性、炫富、鲜于慈善,民众“相对被剥夺感”日益加重,仇富心理渐渐滋生,并在社会上蔓延形成仇富现象,成为阻碍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将从财富伦理、社会财富分配正义等伦理学方面来对仇富现象进行探析,以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涉及的因素、以及规避这一现象产生的建议和对策这些方面为重点,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运用语义分析法、历史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仇富现象进行分析,反思在社会转型时期仇富现象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从伦理学的角度构建健康的财富伦理观和财富分配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伦理学上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