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所研究讨论,它能够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及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体系,深刻影响着实际产出、消费和进出口等各个方面,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入研究通货膨胀,剖析通货膨胀对中国城乡居民财产再分配效应,不仅可以为央行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提供有效参考,而且也为人们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结合城乡居民资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异质性,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深入分析通货膨胀对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的再分配效应。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本文采用了“一定时间内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普遍的上升现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于通货膨胀定义、通货膨胀成因、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财产再分配效应等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其次,结合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构建了考虑居民的资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指标,衡量通货膨胀对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的再分配效应;再次,采用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实证结果分析通货膨胀对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的再分配效应。此外,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的显著差异,本文从区域角度比较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的差异。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1)通货膨胀使城乡居民的财富有不同程度缩水,且通货膨胀整体对城镇居民的影响要大于对农村居民的影响;(2)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的财产分配效应存在双门限效应,且通货膨胀对农村居民的财产分配效应存在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3)对东中西部来说,通货膨胀的财产分配非线性效应存在递减趋势,且此种非线性效应具体到东中西部城乡之间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希望对认识通货膨胀对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的不同影响提供一些帮助,为央行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提供一定的经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