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孔炭材料是一类新型的碳质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可调、良好的化学惰性以及高机械强度等优点,在吸附分离及气体存储等领域均有广泛用途。模板法是制备介孔炭材料最常用的方法,包括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其中硬模板法存在制备过程繁琐、生产成本高和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而软模板法在合成有序介孔炭(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OMC)中,其有机模板在高温炭化过程中可自行脱除,制备过程简便易行。本文采用软模板法合成介孔炭材料,以-196℃下N2吸-脱附、小角XRD、SEM、TEM和TG等表征技术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全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以间苯三酚/甲醛的预聚物为碳前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酸性体系中,有机-有机自组装制备介孔炭材料,考察溶剂极性以及不同溶剂中催化剂(盐酸)浓度及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乙醇摩尔分数的变化对材料的介观结构有影响,且不同组成范围的溶剂对材料合成的影响规律不同,在乙醇摩尔分数较高的溶剂中合成的材料孔道较为规整。在乙醇摩尔分数为0.3的溶剂中,催化剂浓度的变化对材料的结构有影响,但不同浓度范围的催化剂,浓度对材料介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不一致;而在纯乙醇溶剂中,催化剂用量的变化对材料的结构几乎无影响,其介孔孔隙率均达92%。反应温度对合成OMC材料结构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合成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均减小,介孔孔隙率降低,且这种变化规律对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的OMC材料结构的影响更明显。2.以甲阶酚醛树脂为碳前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躯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在酸性体系中,三组分共组装制备纳米复合材料,脱硅处理后得到介孔炭。考察了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碳前体种类、催化剂浓度、催化剂用量以及碳前体用量等因素对材料介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中氧化硅的引入能有效地控制高温炭化引起的骨架收缩,低分子量的苯酚/甲醛酚醛树脂合成材料的BET比表面积较高(1845m2/g),介孔孔隙率高达100%;以稀盐酸为催化剂时,材料的介孔孔隙率降低;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BET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但过多催化剂用量会降低材料的介孔孔隙率;溶剂用量的改变几乎不影响材料的介孔孔隙率;碳前体用量增加会降低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容,但不影响介孔孔隙率。3.完善和调试了实验室自主设计的高压吸附装置,并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合成介孔炭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和存储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为提高鬼臼毒素(PPT)制剂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以硬脂酸为载体材料制备PPT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改良的微乳技术制备PPT固体脂质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考察了纳米粒的形态
<正>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誉为"东方一枝花",是曾经的"
<正>1976年,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国的乔布拉村诞生,并于1983年正式转变为一家银行。尤努斯用30年时间在孟加拉国创建了一所这样的银行:贷款对象全是农村贫困人口甚至乞丐,其中
以尼日利亚一轻轨项目为例,分析了国内外建筑市场及其管理体系的差别,对国外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设计院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是国外总承包项目中的龙头工作。
据报道,有两种处方可制备供临床使用的吲哚美辛滴眼液。其主要差别在于:处方Ⅰ以PEG-400为增溶剂,处方Ⅱ以吐温-80为增溶剂。为了比较这两种处方的优劣,我们进行了稳定性比
目的:将丽江玛卡片与秘鲁玛卡片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观察两种片剂在营养价值上的异同。方法:采用国标方法测定两种片剂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粗纤维、维生素和1
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对出发菌株Aspergillus niger M1进行处理后,从中筛选到了一株木聚糖酶活力比较高的突变株A. niger J506,传代10次后产酶能力仍然稳定性良好。 经过正交
本研究以2005年全国分省数据为例,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使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各省高教资源的协调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各种催化技术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环境保护领域中。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空气净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众多
国内的工业生产环节,对DCS控制系统有大范围的应用。聚氯乙烯生产作为国内工业产业中的重要领域,生产过程的控制技术研究是推动聚氯乙烯生产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式。对聚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