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码头、海上采油平台以及核电站等工程中大量采用桩基础,桩基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种基础型式,桩基工程造价通常占土建工程总造价的1/4以上,桩基础质量对工程建设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桩基质量的检测就显的十分重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简称P.C.桩)以其混凝土强度高、桩身抗弯、抗裂和抗腐蚀能力强、穿透力大、施工工效高、质量较好等优点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但在打桩过程中,特别是在采用锤击法打桩施工过程中,有部分钢筋混凝土桩产生了纵向裂缝,这将严重的影响桩基的稳定性,如果不对这些桩基检测出来进行纠正,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在打桩过程中产生纵向裂缝的形成机理,即在瞬时的锤击中,在桩内部产生的横向拉应力大于桩本身的横向抗拉强度;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进行了打桩瞬态的模拟,根据在不同地基中的受力情况,提出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在打桩过程中:①当桩尖打入软弱地层时最容易发生纵向裂缝的位置一般在桩的中上部;②当桩尖打入坚硬持力层时,最容易发生纵向裂缝的位置一般在桩尖部位。又阐述了波动理论在桩基检测中的运用,在以往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检测方法——旁孔透射法,根据新的检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很好的检测出桩基纵向裂缝的位置。根据此形成机理,本文提出了控制纵向裂缝发生的一些基本措施,例如:a,选择合适的打桩机械;b,及时更换桩垫;c,对桩身进行合理的配筋等。通过本文为以后桩基础的检测以及发展提供了一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