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过程一直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神经功能并对应着不同的神经结构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这表示在记忆策略的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编码策略与提取策略的不匹配的现象,这将会导致“记”、“忆”策略存在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上的差异。但以往研究大多没有有意识地对“记”、“忆”进行分段研究,而且在记忆策略发展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是否“记”、“忆”策略的确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是否这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就是造成以往在记忆策略研究中出现的结论相互矛盾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儿童记忆策略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也是存在争论的问题。以往研究认为元记忆、工作记忆和知识水平是影响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的中也仍然存在着结论上的矛盾。元记忆、工作记忆是否在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在哪个阶段起作用?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在记忆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对知识水平的控制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对记忆材料熟悉度进行控制的办法进行尝试,希望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以往研究在男女生在策略获得和发展差异上也存在结论上的分歧,到底男女生在记忆策略的发展上存不存在差异,差异的情况如何?另外,在儿童记忆策略发展过程中年龄与年级起什么样的作用?为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大幼(幼儿园大班)到小三(小学三年级)儿童为被试对“记”、“忆”策略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查,主要结论如下:1.儿童“记”、“忆”策略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从大幼到小三儿童“记”策略使用并不都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分类记、复述和类别命名策略呈“V”字形发展,发展的低谷期在小一(小学一年级)阶段。而分类回忆策略在大幼到小三阶段发展一直比较平缓,没有出现丢失或跳跃的现象。2.在“记”、“忆”策略的使用和回忆成绩方面,三年级儿童与其他两个阶段的儿童具有显著差异,而大幼与一年级儿童没有差异。年级较高儿童在记的过程中使用更多的分类策略并且回忆的成绩更好。3.不同年龄段儿童在不同记策略的使用中存在稳定性上的差异,忆策略的使用较不稳定。分类记和自我测验策略的使用存在着反复现象,不稳定期出现在一年级阶段;类别命名策略的使用到三年级才趋于稳定;复述策略的使用一直比较稳定。4.小一以前的儿童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记”、“忆”策略使用缺陷现象,小二阶段分类记策略存在生成与使用缺陷,分类回忆策略存在生成缺陷,小三阶段主动使用“记”、“忆”策略的儿童已很少发生记策略使用缺陷的情况。5.小二儿童对类别材料的的回忆成绩受分类回忆策略使用的影响较大,与分类记策略的使用无关。6.儿童记忆策略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在控制了材料熟悉度的情况下,小三阶段男生的策略发展好于女生,在大幼和小一阶段性别间没有差异;熟悉度对女生的记策略使用影响较大。在较熟悉的材料中,女生倾向于更多使用分类记和类别命名策略;对于男生材料熟悉度则更多影响回忆成绩,较熟悉的材料回忆的数量较多。7.工作记忆与元记忆发展趋势不同。元记忆从大幼到小一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小一到小三阶段趋势平缓没有显著差异;工作记忆从大幼到小三一直呈现发展趋势。工作记忆与元记忆在大幼阶段还不能够对选择有效策略与提高回忆成绩的水平产生作用。8.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受到年级效应影响较大,随年级的升高策略的使用记效力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年龄对不同性别儿童“记”、“忆”策略的使用及效力的影响不同。同一年级内部男生受到年龄的影响较小,而且更多发生在回忆成绩上;女生受到年龄的影响较大,更多发生在记策略的使用上。9.对“记”、“忆”策略的有意识使用是影响儿童回忆成绩的重要因素,但是小二以前很少有儿童具有这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