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作为初中物理的入门,在编写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均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探究活动已成为物理课堂中的主旋律。因此深入研究教材的科学探究部分,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这方面教学实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十分有限,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对教材中科学探究部分深入分析,对教材使用中有关探究部分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尽快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提供教学上的参考。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笔者从社会学、心理学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分析了教材中科学探究的特点及各栏目的作用,并将教材中科学探究内容归为三类:探究物理规律性的内容;关于仪器、仪表使用技能的内容以及教材中“知道、了解”的知识内容。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列举出了教材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章节,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提出教学建议以供参考。第三部分论述了课堂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及策略。笔者针对三类探究内容,归纳其共性,指出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实施科学探究。每类探究分别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并以实例展示教师如何改进教学行为,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第四部分笔者将自己近几年在课改实践中的教学实例分析整理,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从整节课安排上尝试运用本论文中的观点,改进教学行为,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为本文探讨的观点提供有利的依据。在论文最后,即第五部分本论文从三方面论证了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一)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二)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明显增强;(三)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