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英语词汇教学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更多地强调词汇量的大小或词的字面意义。高中生尽管学了至少三年的英语,在跨文化交流中,也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常因语用失误而导致交流中断。那么,语用失误是因为他们词汇量不够还是语用能力差呢?与英语教学有关系吗?为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作者在相关的语用能力,词的意义概念和语境概念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了这项研究。本研究以一所高中的67名高二年级学生和教他们的12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三种工具,包括两个测试和一个访谈,来搜集数据。对67名学生进行词汇量和语用能力的测试,对12名英语教师进行访谈。词汇量测试测试高中生的词汇量大小,语用能力测试测试高中生的语用能力水平。访谈是针对英语教师的,以了解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情况。研究目的有三:⑴测试高中生的词汇量和语用能力水平;⑵研究词汇量与语用能力的关系;⑶从词汇教学方面探索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为了使测试结果尽可能客观,所有搜集的数据都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 13.0)处理。调查结果表明:⑴学生掌握大量词汇,但是他们的语用能力在整体上还是不高;⑵学生的词汇量和他们的语用能力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语用能力和词汇量不成正比,词汇量增加,语用能力不一定提高。但是,通过词汇量和语用能力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词汇量和语用能力呈中度正相关。也就是说,词汇量是语用能力提高的基础,语言缺乏也会导致交际中断;⑶脱离语境教词汇、缺乏足够的文化输入和交际输出是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讨论了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应用语境理论、设计交际活动、以及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并培养其词汇使用的语用能力。作者真诚希望这项研究对高中生的语用能力培养有所启发,并随着本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得出更多的启示。